一個真實的追夢過程
一股孜不倦的執著熱情
一份父子間的動人親情
好似一個現代寓言,雖是關于二十世紀美國青少年的生活經驗,探觸的主題卻有著世界共通性。
1957年的十月,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西維吉尼亞州煤山鎮的居民們聚在一起,享受著這個人類征服太空的時刻。還是高中生的候麥屏氣凝神地注視著劃過夜空的光點,在十月的天空,他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煤山,一個產煤小鎮,所有的男孩只有兩種命運:一是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礦工,另一種就是取得足球獎學金上大學。候麥沒有友健的體格,所以沒有理由出人頭地。再加上他的父親是煤礦的高級主管,總期盼著兒子能繼承父業。
候麥的人生似乎已成定勢,沒有選擇的余地。直到那年十月看到天空中星光般認耀的火花,他終于找到了擺脫宿命的夢想:造火箭!
在現實環境的強力籠罩下,遠大的夢想顯得渺小無助。但有了教師的鼓勵、母親的理解、[火箭男兒幫]的熱情與活力,再多么不切實際的夢想也變得指日可待。
這是約翰·斯登的一部突破性電影,它讓觀眾感受到情感的震動。
——《明尼波利斯明星論壇》
這部電影屬于這類作品:當你走入電影院,你感覺你有100英盡高,你感覺你能夠著天空。
——《早上好,美國》
這是一部不可妄加評化和推測的電影。回憶影片中的任何人。男人、女人或是兒童都是困難的,你不會隨它笑隨它哭,但你絕對會喜歡它。
——《騎士新聞專遞》
當你置身于這部影片的情節中,片中人物的命運就伴著你。《十月的天空》是一部真實的故事,我認為它是1999年最出色的電影。
——WNBC
想象豐富、演技精湛、震撼人心、發人深省。不知電影的制作者是怎樣用耳、眼、感覺去捕捉這樣一個發生在美國小鎮的故事。
——《芝加哥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