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立

老年人摔倒是常事。有些人最擔心摔倒后會導致骨折,殊不知,老年人的摔倒有很多是由內在疾病引起的。其中,由心臟病所致者占了相當部分。這些老年人在摔倒前常有頭暈、眼前發黑或者突然短時間知覺喪失,以至摔得鼻青臉腫,外傷骨折。這多半是因為心臟跳動得過于緩慢,引起腦缺血所致。在醫學上,這種心臟病稱為緩慢性心律失常,嚴重時常可危及生命。
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會決定病人是否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由于老年人常患高血壓病、冠心病以及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故容易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老年人患上緩慢性心律失常后,對原有的心臟病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可以加重原有的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因此,國內外醫院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中,老年人總是占大多數。安裝起搏器后,常能同時改善心臟病癥狀,使治療更為全面、有效。有些病人在急癥搶救時安裝了起搏器,幾個月后奇跡般地重返崗位上班,參加旅游活動的也不在少數。
聽說要裝心臟起搏器,很多老年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已經七八十歲了,再動心臟手術,能受得了嗎?其實,心臟起搏器手術并不是將起搏器裝在心臟里,只是在X線透視下,將一根或幾根很細、很柔軟的連接"電極"的導線,通過靜脈血管放到心臟的相應部位。一個約手表大小與導線相連的起搏器,只是埋在胸前的皮膚下面。起搏器利用這些導線,將電刺激送給心臟,幫助心臟跳動。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創傷很小的手術是由內科醫生來做的,不屬于心臟外科手術。因此,80歲以上高齡甚至百歲老人都可以耐受這種手術。
心臟起搏器有多種工作方式,如用一支電極導線的稱單腔起搏器,也有用兩支甚至更多電極的,稱雙腔或多腔起搏器。單腔心室起搏器最簡單、最容易安裝,但它可能使心臟喪失原有協調的工作狀態,因此是一種非生理性起搏器。單腔的心房起搏器和既能起搏心房又能起搏心室的雙腔起搏器,能使心臟保持原有的協調活動,屬生理性起搏器。有些起搏器還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起搏頻率可根據睡眠、活動等不同時間調整起搏器功能。多腔起搏器則還兼有其他的治療作用,如起搏兩個心房和一個心室的三腔起搏器能夠預防房顫等心律失常;起搏兩個心室和一個心房的三腔起搏器可改善心功能,治療心力衰竭等。老年病人需裝哪一種起搏器,除了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外,還要由醫生根據具體病情來確定。目前的心臟起搏器都是按需型起搏器,即當心率緩慢時,起搏器即開始工作;病人本身的心率快于起搏器設定的頻率時,則起搏器不工作,使心臟起搏器的工作完全適應人體的需要。
起搏器是一種非常精密的電子儀器,它的工作是否正常,設置的工作狀態能否符合個體的需要,都應定期到醫院隨訪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用儀器檢查起搏器的工作情況,做心電圖觀察起搏器能不能起搏心臟,如病人自身心跳快了,起搏器能否發現并停止工作,以及埋植起搏器部位的皮膚是否良好等等。現在,大多數起搏器的工作狀態都可以在體外進行調整,所以隨訪檢查后,醫生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起搏器,使它更適合病人所需。隨訪檢查一般安排在術后1~3月內,以后逐步延長為半年、一年復查一次。起搏器電池一般在6~10年接近耗盡,此時又要縮短隨訪時間了。由于每個病人的起搏器型號和工作狀態不同,所以起搏器的使用壽命也不一樣。如果確定電池已經接近耗竭,應當及時住院,更換新的起搏器。
老年朋友,請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保護您的心臟。如果您因心臟疾病發生心跳過緩并無法恢復正常,別忘了,讓心臟起搏器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