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乾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期望著:人體內某個器官壞了,也能像機器一樣換個“新零件”后照常“運行”。經過了科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努力,這個愿望已經逐漸成為現實,器官移植逐步被人們接受和了解。
器官來源 供不應求
平時我們談論的器官移植,一般多指同種異體器官移植,即用一個人的器官可以替換另一個人的器官。近50年來,同種器官移植的發展突飛猛進,全球已有60余萬人接受了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效果正在逐年提高,應用器官移植治療的病種也越來越多。如1994年,全世界進行了32 945例腎臟移植,6 239例肝臟移植,5 879例心臟移植。其中,腎臟移植5年存活率達60%~70%。我國每年有3 000多名尿毒癥患者接受了同種異體腎臟移植。器官移植能使許多原來無法治療或者治療效果很差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療。很多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重新又可以正常上班,甚至結婚生育,享受天倫之樂。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在等待著接受器官移植。
然而,目前的器官來源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如美國和歐洲,分別有6.8萬和5萬人在等待移植肝臟、腎臟、心臟,并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實際上只有不到1/3的患者,可以得到器官移植。同樣,我國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也有數萬人,每年只有二三千人有機會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絕大多數患者只能繼續等待。例如,腎臟移植患者平均需要等待兩年,許多患者在等待中,因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梢?,器官來源嚴重供不應求,迫切需要解決。許多國家專門為腦死亡立法,并且大力推廣器官捐贈,我國也有類似提議,但所有這些努力都不能從根本上緩解這一矛盾。這時,有的醫學專家將目光投向動物,試圖將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即異種移植。
異種移植 努力方向
那么,用什么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最好呢?是猴?猩猩?還是狒狒?都不是,而是豬。答案也許出乎人們的意料。雖然從進化的角度來講,猩猩等靈長類動物與人很接近,而且器官功能也很相似,但是目前其數目稀少,屬于瀕臨滅絕動物,人工培養和繁殖極為困難,并在世界各國都已受到法律的保護,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它們比人還珍貴。
此外,靈長類動物還可能攜帶逆轉錄病毒,將它們的器官移植給人,有可能造成這類病毒傳染于人,誘發可怕的艾滋病等疾病??茖W家發現,艾滋病最初可能是由非洲青猴傳播而來。這更加重了對靈長類動物器官安全性的擔憂。
醫學專家經過多年反復比較研究,發現豬器官有希望成為供應人器官移植的來源。因為豬的體重為50~100千克,其器官結構及生理功能與人極為相似。而且飼養條件容易控制,可以控制在基本無菌的環境下生長繁殖。人們對豬可能傳播給人的疾病也有大量的研究,有可能予以控制。再說人類飼養豬食肉已有很長歷史,對其培育、繁殖和品種改良等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殺豬作為器官供者不會引起很大反感。因此,豬成為異種移植合適的器官供者,已受到研究人員的親睞。將來或許有一天會出現豬器官“銀行”,人們按標準化環境繁殖豬,需要器官時就可到“銀行”去取。
我們知道,人體天生具有抵抗外來“入侵者”的功能。這種保護自身的功能,對抗感染極其重要,但對器官移植來說,卻成了一件壞事。往往將植入的外來器官或組織一律視為“入侵者”,立即進行圍剿,直至最后殲滅之。這種反應稱為排斥反應。雖然豬的器官大小形狀與人相似,但與人的種屬差異較大,將它植入人體后同樣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發生超急性排斥反應,使移植器官喪失功能。因此,為了能使異種器官長期存活人體,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想法從豬身上剔除這些不利異種器官移植的因素。
不過,異種移植一開始也引起倫理學的爭議,不少人難以接受“人面獸心”的設想。但人之所以區別于動物,主要在于人有社會性。異種器官植入人體后,并不會改變人的社會性,人終究是人,“心變”“肝變”人不變。人們可以通過這種途徑,解決器官的來源不足問題。從這個意義來說,異種移植正是社會進步的體現。相信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這一天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