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山
“無疾而終”為何故
剛過而立之年的王大剛,以前是個農民,現在把家里的田承包給別人,自己到縣城里做起了農副產品買賣,收入不菲。這些日子又有妻子和小舅幫忙,自己清閑了許多。
這天下午,身體一直很好的王大剛覺得咽喉有些疼痛,便到縣城中心醫院看病。醫生經過檢查,給予慶大霉素輸液。治療結束后,王大剛乘公共汽車回家。車還沒到家,他突然覺得頭痛、頭暈,并開始嘔吐。司機見狀連忙將車開回縣城中心醫院,可到醫院時王大剛已無氣息。
沒多久,王大剛的妻子和小舅趕到了醫院。兩人悲憤交加,不由分說徑直奔向醫務科找到了負責人張醫生。咽喉疼痛去看病,怎么也不至于丟了性命!肯定是輸液有問題,醫院應該負全部責任,必須作出賠償。面對王大剛家屬的咄咄逼人之辭,張醫生也覺得王大剛死得有些蹊蹺。
就在張醫生解釋之時,又來了另一患者的三位家屬,臉上分明都還掛著淚水。沒等張醫生開口說話,一位母親模樣的婦女就哭哭啼啼地說了起來。原來,她的女兒李蘋今天凌晨3點30分到醫院待產,4時45分生下一男嬰。家人還沉浸在歡喜之中時,6時50分李蘋突然出現陰道大量出血,同時伴有呼吸急促,經搶救無效,于8時20分死亡。家屬懷疑是醫生在接生時處理不當,因此要討個說法。
張醫生仔細了解了這兩位患者的情況后,覺得他們的死非同尋常,便一邊安慰家屬,一邊馬上聯系有關法醫部門,對死因進行鑒定。
猝死令人無奈
一個月后,法醫作出了鑒定結果:王大剛和李蘋的死因均為猝死,不屬于醫療事故,醫院沒有任何責任。
聽到這樣的鑒定結論,王大剛和李蘋的家屬自然無法理解,又一起找到張醫生,提出了疑問。張醫生立即請來了負責鑒定的梁法醫。梁法醫首先對死者的家屬表示深切的同情,但同時對鑒定結論表示無奈——王大剛和李蘋的確為猝死。經過梁法醫的細心解釋,雙方家屬終于知道了原委。
王大剛平日雖然身體很好,其實他體內有一顆致命的“定時炸彈”:在其升主動脈上有一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此動脈瘤并非腫瘤,卻比腫瘤還兇險,它使得主動脈處在隨時可能“爆裂”的危險之中。王大剛在醫院輸液以后,并無異樣,但在回家的汽車上,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突然破裂、出血,心包積血650毫升,導致急性心包填塞而死。
李蘋則死于分娩過程中一種難以避免的并發癥——肺羊水栓塞癥。產婦分娩時由于羊水中的一些細小物質(如胎脂、胎糞、黏液等)進入血管,隨血液流至肺部,引起肺大面積毛細血管堵塞,最終危及生命。肺羊水栓塞是產婦發生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按目前的醫療水平難以預防,一旦發生,進展很快,搶救成功率小,死亡率極高。
對于此類猝死患者,醫生回天乏術,只能表示同情和遺憾。聽了梁法醫的解釋后,家屬們終于明白了猝死與醫療事故是有區別的。
猝死非醫療事故
目前,我國醫療糾紛不斷增多,索賠不時可見。但是,在就醫過程中及其后發生的死亡就一定是醫療事故嗎?未必。猝死就是不屬于醫療事故的實例之一。那什么是猝死,為什么說猝死不是醫療事故呢?
法醫學上的猝死,是指貌似健康的人,因體內潛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礙而發生突然意外的死亡,從癥狀發作至死亡時間在24小時內。其中部分患者在猝死前可有誘因,如勞累、爬山等體力活動,或者緊張、激動等情緒變化。有的患者在生前可有不同程度的癥狀體征,如冠心病猝死者生前可有胸痛、胸悶,高血壓病患者發生腦溢血死亡之前可有頭痛、頭暈。但也可無明顯誘因而發生猝死。正是由于這些無明顯誘因和癥狀的患者發生急速意外死亡,使家屬難以理解和接受。
猝死若是發生在就醫過程中或其后短期內,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若發生在診治過程中,更易引起家屬的懷疑。醫院將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如果按照醫療常規采取了診斷和治療措施,醫生不負任何責任;若有不妥當的醫療行為,則應分析其與死亡關系的大小而承擔相應的責任。但這與那些因不負責任造成死亡的醫療事故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是因病而死,只是有醫療技術缺陷,故應負的責任很少;而后者是醫療責任事故,應負主要或完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