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祖林
文明的進步可以從兩個方面充分體現,一是工具的變化,二是主體人社會分工的變遷。
人因社會分工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階層,有一個通俗的說法稱之“X領”階層,它反映人的社會地位及在生產中所扮演的角色。如“白領階層”指管理階層,其介于資本家和普通工人之間,也有稱之為“高級打工者”。
香港著名大公司有一批薪俸優厚的“打工皇帝”。去年美國“打工皇帝”是聯合電腦公司的美籍華人王嘉廉,年薪達6.5億美元。其身家超出一般中小資產者,所以被譽“打工皇帝”。
普通工人階層稱為“藍領,以體力勞動或簡單技術操作為主,是生產第一線的勞動者。隨著工業自動化的進步,其作用漸被所謂“鋼領”取代,即自動生產線或機器人等正取代一線工人手工操作,成為生產中的重要角色。日本主要的汽車行業和電子企業,自動化生產線的運用很普遍。生產自動化的提高,或者說“鋼領”階階層直接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二是不斷為社會增加大量失業者,推動了社會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擴大。在服務行業中,又出現了以女性為主體的所謂“粉領”階層?!胺垲I”是第三產業的主力,在服務性行業中,“粉級”扮演重要角色。
德國漢堡BAT休閑生活研究所針對信息社會特點,新近提出“金領”階層概念,稱之為“@世代”。它泛指年齡介乎14至29歲之間,伴隨電視、電腦和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是信息時代的新人類。因為21世紀是完全信息化的時代,所以“@世代”將成為21世紀 的“金領”階層。
不論這種說法有多少科學依據,至少反映了一種趨勢,即信息社會正迅速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形成新的社會階層。所不同的是前文所言之“白領”、“藍領”、“鋼領”、“粉領”等社會階層皆是社會生產環節的一個特殊階層,而@世代之“金頒”階層帶有更多虛擬的成分。信息社會無疑會深刻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與社會關系,它不斷革新某些社會階層,也不斷地消滅和創造我們所未知的新的工作職位。更重要的是,它在悄悄地卻是以極快的速度更新我們的觀念。
有人將信息社會職業進行了劃分,指未來職業由“信息制造者”、“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應用者”種職業組成,人只能從這三種職業選擇中尋找自己的社會位置。雖然這只是一種象征性的說法,但它反映了一種社會變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