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號反共的國家。然而,在這個頭號資本主義國家,卻有一個16歲就入黨,坐牢8年多,經歷了政府迫害及民眾冷落,卻始終堅守政治理想長達74年的共產黨員,他就是不久前逝世的美國共產黨領袖霍爾。
四次參加總統競選
與民主黨及共和黨相比,共產黨在美國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美國共產黨總部便位于紐約曼哈頓下城區一條橫街上,正門前的旗桿上是一面鐮刀旗,門口很小,只有一扇玻璃門,毫不起眼。
盡管如此,美國共產黨領袖霍爾的名字許多美國人并不陌生。從1972年起他連續四屆參加美國總統競選。雖然最多一次取得的票數不足6萬票,得票率不到1%,但他敢于在象驢之爭中插上一足,已給很多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首次參選中,霍爾呼吁立即撤回所有駐外美軍、關閉國內所有軍事基地、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總部,將節省的錢花在老百姓的住房、醫療和基建上,為生活在底層的美國勞苦大眾發出了心中的呼聲。
其實,在30年代美國處于大衰退時期,共產主義運動曾得到極大的發展空間,共產黨員人數一度高達10萬人。當時已身為共產黨員的霍爾也積極投身其中,曾多次組織明尼蘇達州和俄亥俄州工人,舉行示威游行活動,但也多次被美國政府以“煽動暴亂”的罪名逮捕。霍爾最傳奇的一役,是1937年俄亥俄州“共和鋼鐵公司”的大罷工。當時國民警衛軍介入工潮,在煉鋼廠外設下機關槍哨崗嚴密監視,霍爾和罷工工人并沒有被嚇倒,他們用槍奇跡般地擊落了兩架破壞罷工的補給小型飛機,最終迫使公司承認了“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
入獄八年信念不改
冷戰開始后,美國掀起了反共風潮,共產黨開始遭受迫害。1948年,霍爾和其他11名共產黨員被政府以《史密斯法案》起訴,指他們“陰謀教唆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被判入獄8年半。此后,共產主義運動在美國跌入低潮。
8年漫長的牢獄生活,不僅沒有使霍爾從此放棄追求,反而更堅定了他的信念與理想。1959年,出獄后的霍爾出任了美國共產黨的總書記,改組后任主席。無論是麥卡錫主義風暴、里根與布什時代打壓勞工,還是社會主義在全世界遭受挫折,霍爾始終不放棄自己的信念。
在長期的實踐中,霍爾寫了一系列批判資本主義的書,如《好戰的民族》、《美國資本主義的危機及我們的反抗》、《生態學:資本主義能生存下去嗎?》等。
申請信用卡屢遭拒
霍爾1910年出生于明尼蘇達州一個芬蘭移民家庭,父親是美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受父親的影響,霍爾16歲那年便加入共產黨,曾做過伐木工人和鋼鐵工人。
然而,在頭號資本主義大國里開展共產主義運動,注定要遇到諸多的困難和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由于共產黨在美國長期受到壓制和迫害,包括霍爾在內的眾多共產黨員,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尤其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共產黨員整天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跟蹤,誰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很多共產黨員便過著十分艱難的生活。霍爾原名叫哈爾伯格,由于擔心雇主不聘請共產黨員,只好不斷改名換姓,最后選定了用霍爾這個名字。多年來霍爾申請信用卡均遭拒絕,而沒有信用卡,在美國必定寸步難行。
霍爾的身份,也常常給他帶來不少麻煩。雖然住在紐約市郊的鄰居接受他,但他在乘飛機和火車時與人談起他的工作,經常嚇人一跳,很多人說他們從未見活生生和真正的共產黨人。就是在這種長期受壓迫和冷落的境況下,霍爾領導美國共產黨走過了41年的風風雨雨,直到不久前因糖尿病并發癥不治而逝世,享年90歲。(梅 路)
《海外星云》(2000年33期)
海外星云 2000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