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與女人究竟有何不同?從生物學的觀念而言,男人與女人不同,主要是由于男人體內(nèi)的睪酮大約是女人的10倍,也由于這種化學物質(zhì)深深影響體格、行為、情緒。睪酮在醫(yī)療上應用日廣,越來越多的人在從事體育或娛樂活動時使用睪酮類固醇,有關(guān)這種化學物質(zhì)對人類行為影響的研究越來越多,我們對這種化學物質(zhì)的認識也日益深刻。
它關(guān)系到我們社會的每一方面,從離婚、男性暴力,到健身熱潮,無所不及,也許還能夠幫助我們多些了解生命。
對于一般睪酮水平偏低的男人來說,合成睪酮是一種用起來很方便的處方藥,因此,睪酮的誘惑力可能進一步增大。
混沌初開
奇特的是,睪酮與膽固醇有密切關(guān)系。1935年,荷蘭科學家首次分離出睪酮。后來,一個德國人和一位瑞士生物化學家合作,用人工方法制成睪酮。一般人認為睪酮是男性的象征,但女人一樣會分泌睪酮——男人由睪丸制造,女人則由卵巢制造,而男人和女人的腎上腺也都分泌睪酮。不過,男人所制造的睪酮遠遠多于女人。一般女人每1/10升血漿含睪酮40~60毫微克,而一般成年男子含300~1000毫微克,少年男性則可能多達1300毫微克。
睪酮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產(chǎn)生作用。帶Y染色體的胎兒須有睪酮才會發(fā)育成真正男孩,大腦和身體才會真正男性化。男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會睪酮大增:懷孕幾周后在母體子宮中,出生后頭幾個月,以及青春期。第一次大量產(chǎn)生睪酮是為胎兒的大腦和身體做好準備,給男性胎兒注入一種本能,使他在以后大量產(chǎn)生睪酮的時候能適當反應。第三次,也就是青少年時期的那一次,是大家所熟悉的,使男性的嗓音變得粗啞,面部長出胡子,還有其他的一些變化。
人類如果沒有睪酮,基本上會回到原性狀態(tài),也即女性狀態(tài)。從這一點來看,“創(chuàng)世紀”犯了個錯誤:女人不是用男人肋骨創(chuàng)造的。正好相反,男人是用女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換句話說,睪酮是“夏娃的肋骨”。
天生機能
睪酮的影響是全面的,對生理和心理都有影響。它除了帶來顯而易見的生殖器官差異之外,也帶來了其他區(qū)別,包括體毛、上身的力量、肌肉與脂肪的比例等等。但是還有其他的變化。對人類胚胎做改變激素平衡實驗有違倫理,因此這類理論的大部分證據(jù)都以動物的研究為基礎(chǔ)。
例如,研究人員在給新生雌鼠注射睪酮以后,雌鼠出現(xiàn)了雄鼠的典型交配動作。新生雄鼠若制造睪酮的渠道阻塞,會無法長出正常的生殖器,而且在雄鼠面前表現(xiàn)出典型的雌鼠交配動作。有些科學家認為,雄性斑胸草雀之所以會唱歌是由于睪酮的作用,因此若給不會唱歌的新生雌雀注射雄性激素,然后在它們長成以后再注射睪酮,即雌雀也會唱歌。不出所料,雌雀也唱歌了。換句話說,即使是染色體雌性動物,注射睪酮以后也會出現(xiàn)某些“雄性”的行為。
這一點是否適用于人類?20世紀50年代,為防止小產(chǎn)而服用黃體酮(其化學成分與睪酮類似)的孕婦,后來產(chǎn)下的女嬰許多都有男孩行為特征。這些女嬰天生機能混亂,腎上腺分泌過多雄性激素。
危險行為
人體好比引擎,睪酮則像是汽油。對于先天不足的男性而言,睪酮可驅(qū)動他的肉體,給他供應能量、力量、性欲。
不過,睪酮與“大力水手”的菠菜不一樣,而是一種較難以捉摸的因素。它并不是像開關(guān)那樣,對男人常開而對女人常關(guān)。一方面,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另一方面,睪酮的水平易受環(huán)境影響,會隨外部環(huán)境變化而升降。睪酮的量似乎能在短期內(nèi)因受某些競爭活動的影響而升高,如運動比賽、侮辱性言行等。同樣,睪酮的量受長期因素所影響,也可反過來影響這些長期因素。
最有意義的一項統(tǒng)計是犯罪活動中的性別差異。數(shù)十年來的逮捕率表明,絕大多數(shù)被逮捕者為男性。30年代在美國,警方逮捕的男女比率為12∶1。其后男女比率雖然逐步下降,但至今仍接近4∶1。
在暴力罪行犯罪中,男性的比例就更大了。1998年,在美國因謀殺犯罪被捕的人89%是男性。
因此,可以說,睪酮的多少與危險行為——身體上的、法律上的、個人的——有關(guān)系。若非受睪酮所影響,我們就會覺得那些危險行為害大于利。但一旦睪酮涌上大腦,謹慎二字很可能就給拋到了九霄云外。睪酮的影響不一定僅導致粗野的肢體行為,還可能導致男人貿(mào)然決定投資于前景不明朗的企業(yè),輕率涉入桃色事件,或撒下彌天大謊。
有得有失
一向有人推測,遠古時代,一般是男人狩獵,女人采集。女人出于自衛(wèi)、偶爾冒一點險或用一點力氣等緣故,也需要些睪酮,但遠不及男人所需要那么多。
可是睪酮太多的男性不一定總是能夠吸引女性。這種人的外表(一般認為,棱角分明的下巴和高凸的顴骨是睪酮水平高的表征)雖能吸引女人,但也被視為情緒不穩(wěn)定而性欲過強,讓想要生養(yǎng)孩子平平安安過日子的女人退避三舍。
馬特·利德里在其著作《紅色女王》(The Red Queen犞兄賦,生理學上的證據(jù)表明,兩性之間在早期有智力上的差異,女孩的智力勝于男孩。過于活躍的男孩比女孩多出二到三倍。大致上,男孩對空間的識別與理解能力較強,而女孩的語言能力較好。這當然只是普遍而論,但此現(xiàn)象極可能是在母體內(nèi)所受睪酮的結(jié)果。
從成年男子方面來看,睪酮水平高,不一定就經(jīng)濟能力強。根據(jù)一份對4000名美國退伍軍人所做的調(diào)查,藍領(lǐng)工人的睪酮多于白領(lǐng)階級。
同時,睪酮很可能抑制免疫力,而其中道理仍不詳。睪酮水平不但與脫發(fā)有關(guān),與心臟病和易得傳染病也可能有關(guān)。
有些研究人員相信,部分美國黑人睪酮水平較高,也許是黑人前列腺癌發(fā)病率較高的原因。在先進社會的經(jīng)濟體系中,依賴體力的成分越來越少,依賴腦力的成分越來越多。在許多行業(yè)中,女性正慢慢取代男性,收入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睪酮水平高的藍領(lǐng)男性發(fā)現(xiàn)自己地位漸降。今天我們必須尋找新方法好好利用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東西。沒有了睪酮那桀驁不馴、易受誘惑、勇往直前的力量,世界會較為平和寧靜,卻也會黯然乏味得多。這樣的世界,絕對不是我們愿意生活的地方。(摘自美《讀者文摘》中文版)
《海外星云》(2000年34期)
海外星云 2000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