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氧氣筒的潛水人到達了從前連潛水艇都嫌危險的極限深度,這群勇敢的探險者有個響亮的名字——
對大多數人而言,AIDA代表什么也許都不知所云,但對日漸增多的極限運動狂熱者來說,他們一定會以肯定口吻回答你,AIDA是真正的探險勇士,他們從事的運動是憋一口氣,深入水中俯沖到人類極限的深度。
AIDA的全稱指的是“國際悶水運動發展協會”,其中后一個A的全名Apnee這個法文字來自希臘文的apnea,意思是停止呼吸。協會成員也自稱“自由潛水人”,因為他們像魚一樣不用氧氣筒。
與攀巖、跳崖與跳傘等這類正在全球冒險迷之中蔓延的極限運動相比,自由潛水更具有挑戰性,且更危險。不過,這項源自古老傳統(從海底采集食物、珍珠與寶藏)的冒險運動卻不斷擴展,深得全球約5000名自由潛水人的喜愛。他們從事這項運動卻純粹因為愛海,按照創造自由潛水“無限制”紀錄的意大利冠軍佩里扎利的說法,自由潛水的收獲在于“你身處另一個世界,沒有地心引力、色彩、噪音……我們憋一口氣下去不是為了欣賞周圍的景色,而是要探索自己內心,是進入靈魂深處的一躍。”去年10月,佩里扎利在薩丁尼亞外海創下150米的“無限制”世界紀錄。而不久之前,一般都還認為到達150米這樣的深度時,就連潛水艇都會被水壓壓扁,更別說是人類的胸腔了。
自由潛水“無限制”項目,要拉著一具滑行器下潛:滑行器掛了重物,沿著一條固定在海床上拉緊的纜繩向下滑行,一旦達到個人極限時,潛水人就打開一個空氣閥,使一個像大氣球般的上升器膨脹,然后趕快回到水面,希望在到達水面前不要先昏過去。由于他們沒有使用壓縮空氣,因此自由潛水人可以迅速浮出水面,而不會有罹患潛水員癥的危險,也就是血液中出現氮氣泡泡。
今年3月,佩里扎利的對手,住在佛羅里達州的古巴人費阿瑞斯,粉碎了150米的魔術障礙。在他38歲生日當天,他在墨西哥外海潛到162米,只花了3分12秒的時間。
然而對自由潛水人來說,他們最尊崇的項目是“恒重”。在這個項目中,固定的纜繩只是視覺的引導,裝備只有蛙鞋、潛水衣與蛙鏡。潛水人可以攜帶任何重物,但必須將它帶回水面,且不靠升降袋的協助。就在佩里扎利創下150米無限制潛水世界紀錄的前一周,他才在這個項目創下80米的世界紀錄,但很快,這個紀錄又被35歲的美國人勒邁斯特以1米的優勢打破。
與其他極限運動一樣,自由潛水照樣吸引了一批女性愛好者,被稱為全世界最佳女性自由潛水人的史崔特,在“恒重”項目保持的女子世界紀錄是67米。在無限制項目也逼近最佳的男子紀錄,達到113米。同時史崔特還保持了一項名為“自由悶水”(淡水)的紀錄,玩法是只用手臂拉著繩子往下潛,她在佛羅里達的一個巖洞到達了55米的深度。
雖然史崔特在主要項目中離男子還有一段距離,但她認為女性并沒有什么先天的因素而不能達到男子紀錄,“事實上,婦女的代謝率較低,忍受痛苦的臨界點也較高,而且比男人更快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為了潛入更深的水域,所有自由潛水人都必須不斷給耳朵“等壓”———捏住鼻子吹氣———以平衡漸增的壓力,否則耳膜會被壓破。他們的心跳可以降到每分鐘只跳10下,肺則被壓縮到只有正常尺寸的1/16。胸腔遭到壓縮時,體液———基本上就是血液———就被吸進肺里。惟一還有空氣的部位是氣管與鼻竇,那里會很痛,因為這兩個部位也會隨著壓力漸增而壓縮。當然除了水里的訓練外,他們還要做大量的跑步與健身房訓練。
想學這項運動的人有兩條基本規則必須遵守:絕不可單獨練習,也絕不可和沒有經驗的人一起練習。獨自練習自由潛水惟一的安全方式就是不要下水!*((時居)
海外星云 200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