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次仁在美國參加20世紀中國藝術展
近日,尼瑪次仁參加了美國路易士安那州州立大學首次在全美組織的中國20世紀文化藝術展暨《他山之石》學術研討會,他還在路易士安那州州立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轟動效應和圓滿成功。巴頓魯治市各界分別邀請尼瑪次仁就中國藏區的社會、宗教、藝術、歷史進行專題演講,認為尼瑪次仁除了精湛的藏畫藝術,還讓他們聽到了對藏族問題另一種新的信息,讓他們了解到一個真實的客觀的中國藏區。
西藏法院首次頒發法官等級證書
日前,西藏法院首次法官等級證書頒發儀式在西藏高級人民法院舉行,全區法院有612名法官領到了《法官等級證書》。
中國金衛-西藏網遠程醫學中心開通
中國金衛-西藏網遠程醫學中心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開通。該網絡是迄今國內唯一傳輸信道最寬、速度最快的衛星遠程醫療系統,目前全國各省市入網醫院已達數十家,入網專家超過5000人。
日喀則與尼泊爾王國巴爾帕市結為姐妹城市
最近,日喀則市與尼泊爾王國巴爾帕市結成姐妹城市。兩市達成了在各自的市內設一所有效辦事機構,以增進相互聯系;兩市可互送學生在對方的學校學習漢語或尼語;從2000年開始,每年互送兩名學生進行語言培訓等協議。
西藏完成1:50萬數字地質圖
由西藏地礦廳承擔完成的原國家計委、地礦部聯合立項的《全國1:50萬地質圖數據庫》項目《地質編圖課題》所屬西藏1:50萬數字地質圖專題,近日經中國地質調查局聘請專家審查評定。該成果達到國內同類項目領先水平,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被定為優秀級數字地質圖。
江孜飯店10年創收3000余萬元
江孜飯店是43項工程之一,1988年6月開始營業。1998年又投資230萬元進行更新改造,使飯店硬件設施達到了三星級標準。飯店開業10年累計接待客人146727人(次),總收入達3200多萬元。
農戶時興起“家名”
日前,后藏農民多吉正逢喬遷之喜,除舉行傳統的各種儀式之外,還增加了一項新內容為新房取名。農牧民蓋樓房,起戶名如今已成為鄉間的一種新時尚。舊西藏,只有貴族才有家族名;現在,普通藏族老百姓蓋房取房名,以后住在這所房子里的人均冠以這個房名為姓氏。姓氏也由此進入了藏族尋常百姓家。
62項援藏工程全部投入使用
西藏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滿拉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最近并網發電,至此由全國各省市和中央各部委援助西藏建設的62項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
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就噶瑪巴出走一事發表談話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言人在北京說,十七世噶瑪巴伍金赤列活佛不久前與其周圍少數人一起離開了西藏拉薩楚布寺。他留給寺廟的信中說,此行是為去國外取歷世噶瑪巴活佛的黑帽和法器,“不是背叛國家和民族,背叛寺廟和領導”。今年15周歲的伍金赤列,1992年9月經國務院宗教局批準,在西藏拉薩楚布寺舉行坐床典禮,繼任為十七世噶瑪巴的。
全國首部藏獸醫中專教材在阿壩州問世
由原阿壩州畜牧獸醫學校組織編寫的藏獸醫中專教材,目前已正式出版,成為全國首部藏獸醫中專教材,同時填補了藏醫學的一個空白。這套教材具有獨特的獸醫理論體系和醫療方法,同時,挖掘了大量民間防治牲畜疾病的傳統藏藥方劑,是一部獸醫綜合教材。
青藏公路全面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青藏公路通過25年的艱苦改建、拓建、整治,日前在青海省格爾木全面通過國家竣工驗收,并被評為優良工程,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瀝青公路。青藏公路起點西寧,終至拉薩,全長1937公里。有500多公里路段穿越多年凍土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974年至1985年經過12年大規模的整治,成功鋪筑了世界上第一條海拔最高的瀝青路面。1991年至今,參與施工的武警交通第一支隊、青海路橋公司、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3家單位采用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測設計院和中科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采取加高路基、修建防水、保溫護道等措施,運用聚苯乙烯隔熱層路基和鋼纖維水泥路面兩項專業技術,較好地解決了在高海拔、低緯度多年凍土地帶修筑公路的重大難題。整治后的青藏公路屬標準二級公路,時速比原來提高了一倍,成為青藏高原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300名輟學女童重返校園
從1994年以來,山南地區婦聯積極實施“春蕾計劃”,先后辦了6個女童班,共救助失學、輟學女童300名。
青海連破四起盜獵販運藏羚羊案
青海省林業、公安等部門從去年底至今年初連續破獲四起盜獵販運藏羚羊案,先后抓獲盜獵販運分子10人,收繳藏羚羊皮700張、作案用車5輛,以及槍支4支、子彈2000余發。近期可可西里地區盜獵藏羚羊活動又有所抬頭之勢,青海省林業、公安部門正組織警力予以嚴厲打擊。
帕巴拉·格列朗杰捐資修建強巴林寺道路
帕巴拉·格列朗杰捐資修建的強巴林寺道路改擴建工程近日開工。該工程全長2100米,路面寬5米,總投資為250萬元人民幣,計劃于今年5月1日前竣工。
定日縣西嘎鎮辦起木匠學校
近年來,定日縣西嘎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建起了木匠學校。學校以當地木匠為教員,每年縣里投入8萬元左右,學員從當地貧困戶中選出,并由世界發展組織給每位學員每月幫助資金80元作生活費用。學校現有3名教員和17名學員,學制2年,已有13名畢業生進入了該縣建筑行業。
上海市兩區(縣)在拉孜縣建成兩所鄉級衛生院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南匯縣共投資36萬元援助拉孜縣建成了扎西宗衛生院和扎西崗衛生院。現每所衛生院有4名醫護人員,16間房子,160多種藥品。
一個藏文文字網站在甘肅開通
世界上第一個藏文網站,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網站同元藏文信息網站于今年元旦零時零分在甘肅開通。該技術是由西北民族學院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所和甘肅同元信息系統技術公司開發成功的,其中“藏文祝窗平臺”、“藏文INTERNET”和“藏文字處理軟件”三項成果在藏文信息技術領域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喀則市12個鄉配齊科技鄉長
為積極促進“科教興市”戰略目標的全面實施,截至日前,日喀則市12個鄉全部配齊科技鄉長,為群眾脫貧致富找到“領路人”。科技鄉長大部分時間深入農牧區田間山頭,指導農牧民群眾抓好各個環節的農牧生產。1999年12月20日,西藏堆龍德慶縣副縣長、東嘎鎮黨委書記扎桑,東嘎鎮副鎮長羅江西,東嘎村黨支書格列一行3人專程到北京韓建集團參觀學習拜訪,并尋求今后進一步的合作途徑。1997年韓建集團出資在東嘎村修建“姜昆韓村河希望小學”,為當地教育事業做了件大好事,被藏族人民傳為佳話。黨中央關于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極大地鼓舞著青海省各族人民。2000年元月3日至9日在西寧政協青海省第八屆三次會議上,民族宗教界委員為西部大開發建言獻策。“西部大開發戰略與藏學研究研討會”于2000年元月21日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舉行。部分藏學專家和學者就藏學研究如何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發揮作用進行了研討。
北京藏醫院建院7周年暨新門診樓開診典禮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許多民族創立了自己獨特的醫學體系。藏醫學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這一獨特的民族醫學領域里,藏族人民經過上千年對自然界和各種疾病的認識,積累了治療各種疾病的經驗,形成了較完整、系統的藏醫學體系。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藏醫院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民族醫院,建院以來以藏醫獨特的秘方,精湛、良好的療效,博得廣大患者的好評,先后診治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患者30萬人次,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等30多個國家的醫務工作者還到這里參觀和學習。圖為北京藏醫院建院七周年暨新門診樓開診慶典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李德洙、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朱慶生、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洛桑頓珠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