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高志方(以下簡稱:高)原上海幼師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學前教育專家
主持:馨月(以下簡稱:馨)《親親寶貝》節目主持人
馨:高老師是從事幼兒教育研究的專家,在生活中,又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現在又有了孫子。聽說,高老師記錄過厚厚一疊子女成長手札,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憑著不懈地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請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高: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到底怎么做,有的家長可能會無所適從,有的可能缺乏好的方法。看到別的孩子去學外語,就送自己的孩子去學;別人學繪畫,也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結果讓孩子一會兒學鋼琴,一會兒學書法,一會兒又學繪畫,負擔很重。回憶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不是硬塞給孩子知識,也不是過多地教給他們繪畫、奏樂等技巧,而是把重點放在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上。
馨: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都包括哪些方面?高: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有好學、求知欲強,還有創造力、獨立性、責任心、自信心、愛心等等。這些好的個性品質都應該從小培養,并養成習慣,這對孩子一生來講都將受益非淺。
馨:作為一個母親,您認為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呢?高:對于幼兒來說,應該融化在日常生活當中或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家長們多動些腦筋、花點時間還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培養孩子的求知欲,甚至比教授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技術會遺忘、生疏,而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后,就等于掌握了學習的“鑰匙”,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習成績也會提高。在這方面,我的做法是從觀察入手。在家中,讓孩子在用到各種生活用品的時候就啟發他們觀察認識它,了解它的名稱、用途等;還可多帶孩子外出,到動物園觀察動物的外表、習性、動作;在公園觀察樹木、花草、魚蟲,以及大自然的各種現象和變化等等。我孩子小時候對螞蟻特別感興趣,他不光看,還想了解螞蟻除了有黃的、黑的,還有沒有別的顏色?有一種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愿望。通過觀察,孩子對各種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學習的熱情也就高了。
關于創造力的培養,比如,畫畫不要臨摹,應讓孩子發揮他自己的想象,把他想表現的畫出來;比如折紙,孩子可以在折的過程中不斷變化花樣;和孩子一起“編故事”,你故事講到一半,讓孩子繼續講下去;還有下棋等等,這些都能鍛煉孩子的創造思維。在我家,我們修理小玩具、小東西、家具時讓孩子一起參與,動腦筋想辦法,怎么把它修好。在學習的時候,主要是教會孩子思維的方法,如一道算術題的多種做法,讓孩子養成動腦筋、求變化的習慣,這是創造的基礎,實際上是一種求異思維。
馨:看來,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心也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現在的孩子所缺乏的。
高:是的,具體地說,獨立性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且做的時候要認真地完成,不能馬虎。比如,我讓自己的孩子,2歲開始就自己扣鈕扣、穿衣服。我發現他的手太小,無力解開鈕扣或扣上鈕扣,我就將他衣服上的小鈕扣拆下來,換成大的鈕扣,并把鈕洞挖大了。這么做反而給大人增加了麻煩,教孩子獨立,有時候,對父母來說很煩心,有些父母沒有耐心,干脆包辦代替。我們多花點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因為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父母做家務的時候,也應該多讓孩子幫幫忙,揀菜、洗菜或是買點小東西都可以。
馨:現在,好多孩子不愿和別的小朋友玩或害怕與陌生人相處,表現得不合群。
高:孩子合群、交往的能力也很重要。雖然現在都是一個孩子,但家庭也是一個群體,如果他能夠尊重父母、關心父母、想到父母,到托兒所、幼兒園他也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在鄰居相處或公園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有一次,我帶孩子在公園里玩。有個孩子過來想和他一起玩球,他把球抱在胸前,沖那個孩子嚷嚷,特別兇。我馬上告訴他,“你怎么對小朋友這么兇呀!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是很好嗎?”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并且嘗到了甜頭,后來,每次去公園他總是喜歡讓我帶他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所以,好的品行個性需要成人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對他們進行引導。孩子從小能夠與人友好、融洽地相處,長大后也善于與人合作,取得事業的成功。
馨:看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素質的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實際上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素質。這是他人生的基石,也是他邁向成功的關鍵。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們應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