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化??
在你的生活中可能碰到這種情況,有時孩子蹦蹦跳跳非常活潑,有時孩子無精打采、有氣無力、"懶惰"好睡,大孩子則表現為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成績突然下降。這時,粗心的父母常常責怪孩子"懶惰"、"學習不努力",甚至對孩子進行體罰。細心的父母也許會想到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小兒疲乏在醫學上稱為乏力、軟弱,重者稱為衰弱。常常是患有某種疾病的一個表現。平時活潑好動的小兒或勤奮攻讀的學齡兒,除了精神因素外,突然改變好玩的習慣或不肯讀書,大多數是急性病的早期癥狀;經常性無精打采,活動時有氣無力,少說少動,可能為慢性病的征兆。民間有句俗話:"好孩子不閑,病孩子不玩。"就是這個道理。一些疾病大多數癥狀尚未表現出來時,疲乏可作為早期信號,如果能及早給孩子就診,可能使你孩子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發得輕、痊愈得早。所以,小兒表現疲乏時家長應引起注意。
急性疲乏
1.急性傳染性肝炎該病在消化道出現癥狀如嘔吐、不吃東西和發熱之前,首先表現為疲乏。小兒表現不玩好睡,大兒童不愿去上學會說:"我累死了!"即使你讓他睡在床上,他仍叫"累得很",甚至都懶得翻身。這種病幾天后便會表現發熱、腹脹、嘔吐、尿色發黃,抽血查肝功能不正常,就可明確診斷了。如果在小兒感到疲乏時就去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使疾病早痊愈少并發癥,對及早隔離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2.感冒小兒突然發生疲乏是小兒感冒的一個早期表現,尤其流行性感冒比普通感冒更容易使小兒疲乏。在發熱、咳嗽之前,出現疲乏時就去看醫生,孩子將少受病痛折磨。
3.低血糖孩子貪玩易勞累,尤其吃東西過少又玩得太累會發生低血糖。這種病開始的表現就是疲乏。孩子正玩得高興突然不玩了,不管什么地方都會躺下要睡覺,大孩子會說"餓死了",急切地要東西吃。如果血糖繼續下降,小兒會面色蒼白、全身冷汗、雙手顫抖,重者昏迷。當他出現疲乏時,給他喝一杯濃糖水,平臥幾分鐘后,癥狀會很快消失。
慢性疲乏
1.營養性貧血小兒身體處于生長發育中,飲食中的鐵往往不夠需要,尤其不肯吃動物肝和血、喜歡挑食的孩子容易發生營養性貧血,3歲以下的孩子占半數以上。孩子因為貧血會經常疲乏、蒼白、不肯玩,俗稱"懶黃病"。近年認為貧血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會影響孩子免疫力而經常患病。當你孩子易疲乏時,應查一下血常規,并請教醫生孩子的食譜是否合理。
2.營養不良隨著我國經濟情況好轉,孩子患營養不良病明顯減少,但是當孩子生某種慢性病時,也會繼發營養不良。孩子表現為消瘦,容易疲乏,生長緩慢,對其智力發育影響更大。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們在孩子表現消瘦和容易疲乏時,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是否患了營養不良性疾病。
3.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多在兒童時代發現,孩子一貫不喜歡玩,表現文靜,劇烈運動后氣喘吁吁,稍稍活動就疲乏,且易患感冒、肺炎、生長發育落后等。有青紫的先天性心臟病容易被發現,而非青紫型者不一定能及時發現。當孩子有以上表現時應及早請醫生診斷,并請教他們何時手術為宜,以免失去手術機會而終身遺憾。
當然,小兒疲乏還有很多疾病。家長們在孩子表現疲乏時不能簡單判定為懶惰,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甚至多去醫院幾次,找專家就診,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