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高
在現代社會中,沒有理財教育的家庭是不健全的。社會上鼓勵消費的勢力太強了,大量的廣告刺激人們去花錢。因此,讓孩子成為金錢的主人而非金錢的奴隸,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專家建議教育孩子理財應達到如下的目標:
三歲能夠認清硬幣和紙幣;
四歲知道每枚硬幣的面值是多少,認識到我們無法把想要的商品買完,因此必須在花錢的時候作出選擇;
五歲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值,并知道錢是怎樣來的;
六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能數大量硬幣;
七歲能夠看價格標簽;
八歲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到儲蓄帳戶里;
九歲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十歲時懂得每周節省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時使用;
十一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夸大其辭的地方;
十二歲能夠制定并負責兩周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服務中的術語。
到了中學階段,應該給孩子更多支配的機會。譬如,讓他們自己選購運動服等日常用品,最理想的辦法是幫助他們編一份簡單的預算,讓其學會收支相抵,并把多余的錢儲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