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文
一艘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太行山號”貨輪正在世界著名的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域邊緣航行。這天深夜,55歲的老船長史正坤做了個特別的夢。
他聽到有人在一條失去動力的船上呼救。那情景非常生動逼真,以至于他猛地跳下床鋪,快步奔向駕駛臺。這時正是凌晨兩點整,值班二副向船長報告一切正常。船長拿起望遠鏡,舉目四望,天海繁星相聯,遠遠近近一點燈光也沒有,更無船只的蹤影,除了冬季北大西洋的風呼海嘯外,也沒有其它聲音。在風暴中,“太行山號”正順利地航行。船長命令二副將兩部雷達全部打開進行搜索,結果還是一點回波也沒有。于是船長在夜航命令簿上寫上:附近可能有遇難船,望值班人員嚴密監視,隨時報告
寫完,船長很不放心地又向二副交待一番,這才走下駕駛臺回到自己房間。但他怎么也睡不著了,那夢中的呼救聲如此真切,以至這位有近30年海齡的船長因不能立即搭救夢境中那條不幸的船而焦躁不安。史正坤船長六十年代畢業于大連海運學院,近30年的航海生涯中跑了20多條船。這次橫渡大西洋過百慕大海域還是頭一次。也許是頭兩天過于緊張了,他幾乎有兩個晝夜沒合眼,這位體重只有百來斤的干巴老頭,顯然是吃不消了,第三天看看并沒有發生人們所說的那些驚險傳奇,再也難以自控了,不到晚上11點便倒在床上睡下了。不過此時他的睡意全消,夢中救人情景還歷歷在目。
吃早餐時,船長把他的夢講給大家聽:“……我夢見咱們把一艘英國遇難船的船員救了上來,是大副帶人去救的。”
大副韓九春雖然沒說什么,可是他想,只是因為一個夢,便要讓他在航行中格外注意搜尋什么失事船只,真是發了瘋。政委是個部隊轉業來遠洋的正團職干部,壓根就不信什么夢,但他們這是在百慕大海區邊緣航行,就怕有個萬一,所以他這幾天高度警惕各種事件的發生,航行前就做好了各種應變的緊急部署。
第二天,什么事也沒發生。船上人人都聽說了船長古怪的念頭,人人都抱著同大副一樣的見解,背后說船長是神經質,是該退休了。“太行山號”是一艘萬噸級的遠洋貨輪,不同于一般的小漁船,它具有現代化的機器動力和現代化的通訊設備,船員平時也不忌諱什么不該說的話,有誰還能相信夢。
這天零晨3點50分,正是二副要下班、大副將要接班的交接時刻,海況視程很好,風力也小了許多,二副在海圖上一測量,“太行山號”已基本走出百慕大的危險區。在大副上來之前,他習慣地拿起望遠鏡向正前方一望,突然發現正前方有微弱的亮光,再觀察雷達熒光屏,20海里外確實有一回波,二副斷定是一艘鐵質船。這時大副和下一班的值班水手走進駕駛臺。前后兩班4人都集中精神觀察,發現微弱的燈光不時發出國際遇險SOS信號。船長得知消息迅速來到駕駛臺,打船上VHF無線電高頻電話,用英語詢問遇險船名呼號,一連呼了數遍,對方都沒有回音,但對方的遇險信號SOS準確無誤,顯然對方已發現了“太行山號”。
史正坤船長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命令全速向遇險船前進,并用船上的通訊喇叭通知各就各位準備進行海上施救。這時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太行山號”已駛抵遇險船的上風處,只見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卻看不見船名,對方船上的無線電設備也不通。史正坤船長憑著多年的航海經驗,在沒有弄清對方情況時不敢貿然靠攏,只有等天亮視情況再做出決定。
1個小時過去了,東方漸漸地露出魚肚白,大西洋的黑夜向遠方退去。船員漸漸看清對方大約是一條有5000噸左右的船,船高高的馬克上是英國的標志。“太行山號”漸漸駛近一些,看清船頭英文是“杜福蘭伯爵夫人號”。經用擴音話筒詢問,對方說是昨天機器突然失靈,現正等待救援。現在海面還有5級風,船長決定放救生艇救人。第一梯隊5人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在大副的帶領下順利上了救生艇。但當救生艇放到水面解鉤時,鉤頭一晃,把政委的安全帽差點打飛,大家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把“杜福蘭伯爵夫人號”上的15名船員救出來,每一刻都充滿危險和艱難。史正坤船長見這15名船員個個骨瘦如柴,頭發胡子老長,個個似人似鬼的樣子,心里就劃了個大大的問號,這些人根本就不像昨天遇險的。他暗地通知大廚和服務員每人只許給半碗快速面,千萬別讓他們撐壞了胃口。這15名獲救船員一直睡了3天3夜才醒來。史正坤船長與“杜福蘭伯爵夫人號”船長做了認真的交談,“杜福蘭伯爵夫人號”船長一口咬定是昨天在百慕大海區航行時突然機器失靈而遇險。但史正坤船長查閱海難資料,證實“杜福蘭伯爵夫人號”是10年前在這一帶海域神秘失蹤的。過巴拿馬運河時,這15名獲救船員離開了“太行山號”。史正坤船長為了船舶的安全,拒絕一切記者采訪,因為對他而言,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那指引他趕到遇險船之處的蹊蹺的夢,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被他救上來的是10年前的神秘失蹤的船員,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他們沒有絲毫關于當時出事的記憶。
選自《故事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