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度在民眾心目中的認知度如何?今年初,浙江《人民政權報》和省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以“百姓心目中的人大制度”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調查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進行。調查對象涉及全省11個市( 地
)18至60歲的常住居民1000人。調查采用入戶問卷形式,由訪問員上門逐題念出問題,由被訪者選擇作答。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調查雖然是在被訪者沒有查閱資料的狀況下進行的,但由于調查對象僅限于城鎮居民,加之調查全部采用客觀封閉題的形式進行,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答案的正確率,因此調查結果偏于樂觀。
值得關注的結果如下:
1、百姓眼中的“人大地位”提高了嗎?———
67.5%的人認為人大的地位提高了。
調查表明,67.5%的被訪者認為近10年來人大的地位提高了。選擇“人大地位提高”人數比例較高的有干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大專、大學學歷者,男性被訪者。
從職業看,干部和管理人員認為“人大地位提高”的人數比例最高,分別為78.2%和77.0%,專業技術人員占67.9%,比例最少的是個體戶,占61.6%。
從學歷看,中等文化程度者認為“人大地位提高”的人數比例相對較高。從性別看,認為
“人大地位提高”的群體中,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2、人大作用發揮得怎么樣?———51.8%的人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調查表明,51.8%的人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年齡較大者,管理人員、干部、退休人員,初中高中學歷者,男性被訪者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作用”的比例相對較高。從年齡結構看,年齡較大的人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作用”的比例較高。從文化程度看,學歷為初中、高中的被訪者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作用”的人數比例最高。從性別看,認為“人大發揮了應有作用”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3、人大監督現狀如何?———58.2%的被訪者認為人大監督作用發揮一般。調查表明,58.2%的被訪者認為人大的監督作用發揮一般。年齡較大者,管理人員、干部,文化程度較低者,女性被訪者認為人大的監督作用發揮較好的人數比例相對較高。在所有被訪者中,只有13.1%的人認為“人大監督作用發揮較好”。從年齡結構看,56~60歲的被訪者認為“人大監督作用發揮較好”的人數比例最高。從學歷看,文化程度較低者認為“人大監督作用發揮較好”。從性別看,認為人大監督作用發揮較好的女性人數比例略高于男性。
4、生活中碰到冤屈,會找人大嗎?———有27.5%的人認為自己碰到冤屈會找人大。調查表明,在生活中碰到冤屈會找人大的人只占被訪者的27.5%。其中年齡較大者,學生、管理人員、干部,初、高中學歷者,男性碰到冤屈會找人大的人數比例相對較高。從年齡結構看,年齡較大者碰到冤屈找人大的比例稍高。
從職業看,學生、管理人員、干部碰到冤屈找人大的比例稍高。從學歷看,初、高中學歷者碰到冤屈找人大的比例稍高。從性別看,男性碰到冤屈找人大的比例稍高。此外,調查顯示,40.9%的被訪者不認識所在選區的人大代表。雖然有77%的人參加過人大代表選舉,但選民是否都認識自己所在選區的代表呢?(我們這里所謂的認識,是指被訪者能夠將代表名字和其本身的情況相對應起來,并知道其基本情況。)調查結果并非令人滿意。調查中,當被訪者被問及“您認識所在選區的人大代表嗎”的問題時,結果回答“都認識”的只占6.5%,“部分認識”的占52.6%,“都不認識”的占40.9%。而在沒有參加過選舉的公民中,將近6成的人對本選區的人大代表一無所知。“人民選代表,代表為人民”。選什么樣的人去反映、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意愿,這本應是一個受到選民普遍重視的問題。但調查表明,有相當一部分選民這方面的意識不強。
他(她)們不單放棄了自己的選舉權利,同時也對自己選區的代表不夠關心。在沒有參加過選舉的23%的人群中,對本選區的人大代表表示“都認識”的僅占4.3%,表示“部分認識”的占36.5%,表示“都不認識”的占59.1%。調查還發現,個體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被民主權利遺忘的群體。在個體戶這個群體中,有19.2%的人表示一點都不了解人大,24.7%的人一點都不知道人大有哪些權力,49.3%的人從沒參加過代表選舉,高出總體比例26.3個百分點。在調查問及是否認識本選區的人大代表時,個體戶中有高達61.6%的人表示“都不認識”。另外,在有關人大知識的認知上,個體戶人群都是正確率最低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