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英 編譯
去年WTO在美國西雅圖開會時,反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示威游行使美國狼狽不堪。有人說,經濟一體化實質上是全球經濟的美國化,當然這是個見仁見智、有待探討的問題。下面這篇文章,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實例性的認識,是模式,還是特定的經濟現象;是奇跡,還是假象;是壟斷,還是國際分工?
幾年前,人們提起哥斯達黎加的出口產品,除了香蕉,還能有什么呢!可是現在,它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大踏步地走在高科技行業的前列。
英特爾經理的職位比總統職位更重要
住在哥斯達黎加首都圣約瑟的法納達每天早上6點鐘準時醒來,梳洗與早餐后,快手快腳地爬進他那輛豐田汽車,一路經過老城區的街道和那些已經顯得日益陳舊的機械工廠。
但是10分鐘后,一切都起了變化。法納達抵達了哥斯達黎加新信息經濟的入口處。草坪修剪得賞心悅目,檢查崗的保安人員制服筆挺,精神抖擻,約3米高的有刺金屬絲將兩座閃閃發光的芯片生產廠房團團圍住。這就是英特爾公司那座有3年歷史、世界上最大的硅處理器制造廠,這里是世界個人計算機的“芯”,而法納達正是這個工廠的一個雇員。
以往,這個中美洲香蕉共和國里的老百姓,是斜著眼看待英特爾公司的,覺得它無非是帝國主義的一個成員,這些跨國公司只知剝削拉丁美洲的勞動。但現在,除了有過一些短暫的別扭外,哥斯達黎加把英特爾當作了使這個國家騰飛的救世主,認為只有高技術的公司才能將一個國家帶入到工業化世界的行列之中。去年,反對世貿組織,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示威斗爭席卷美國西雅圖時,英特爾公司正在悄悄地改變哥斯達黎加的經濟,使這個國家的GDP(國內生產總值)飚升了8.4%,英特爾的產品占這個國家出口產品的37%,遠遠超過了傳統出口產品香蕉和咖啡的總和。經濟學家們認為,一家公司能在一個國家的出口總額中占這么大的比重,在世界上尚屬罕見。這當然會引起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羨慕與關注,開始琢磨新經濟與高科技所能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某些哥斯達黎加經濟學家擔心,如果國家過于依賴英特爾,這家公司在取得廉價勞動力的同時,回報給哥斯達黎加的好處是不會很多的(英特爾公司可以在幾年內免交當地的稅收)。但是其他的學者認為,英特爾在哥斯達黎加的成功,畢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新命題。委內瑞拉前經濟部長、《外交政策》雜志的總編輯M.Naim認為,中美洲的國家哥斯達黎加、多明尼加以及北美的墨西哥已經不再抵抗外國公司的進入,并將市場與美國經濟增長的步伐成功地連接起來。而哥斯達黎加的總統M.Rodriguez更不無自嘲地說,英特爾公司經理的職務要比他的職務重要得多。除了贊美“英特爾的奇跡”外,他又能說什么呢?
把鯨魚放入游泳池?
粗略看來,一個國家與一家公司的聯姻似乎是不太匹配的。自1992年以來,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硅芯片生產商,也是新經濟成長中最強有力的驅動者。而現在的哥斯達黎加,在人口方面相等于美國的卡羅萊納州,在經濟方面相等于北達科他州。直至70年代,哥斯達黎加的經濟還是建筑在不穩定的咖啡與香蕉的收成上,當時也曾開發過旅游與紡織行業。但是90年代,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破壞了紡織業的貿易,大量紡織廠遷往勞動力便宜、條件更為優越的墨西哥。到90年代中期,經濟的衰退迫使哥斯達黎加改弦更張,另覓出路。政府決定利用自身的教育優勢(哥斯達黎加人口中的95%是有文化的,居拉丁美洲的首位)來追求電子公司的青睞,而這正是當時美國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的時期。
在此同時,英特爾公司也在尋找另一個能進行組裝與試驗的工廠,以便對總廠所生產出來的芯片進行裝配并將其轉入工作程序。公司要在世界各處遍布這類的工廠,以便減少在某一地區因過分集中而導致的風險,當然,最首要考慮的還是成本的問題,英特爾希望在那些不太發達的國家里取得更低廉的勞動力和稅收方面的優惠。
起初,英特爾對哥斯達黎加招攬新興行業進入該國的反應并不積極,公司的一個職員對當時哥斯達黎加的貿易部長說:“把我們公司的設備設置在貴國,等于將鯨魚放入游泳池。”但是經過激烈的、長達一年的“求愛”期,英特爾終于改變了主意,把哥斯達黎加的投資地位置于墨西哥、新加坡和泰國之上。因為事實表明哥斯達黎加有友好穩定的政局,高素質的勞動力。尤其是它承諾對大公司予以很多優惠的條件:8年內不納稅,而接著的4年只賦稅50%,并且對電子行業實行優惠稅制。
芯片當然比香蕉更有挑戰性
一些哥斯達黎加的經濟學家質疑英特爾公司對國家經濟會造成事實上的沖擊。由于沒有錢流入國庫,而英特爾公司不可能幫助這個國家進行諸如道路建設或電話網絡升級換代等工作,必然會使國家的發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國內沒有電子工業,位于首都圣約瑟的工廠,所需的供應品有90%要從國外進口。與此相反,英特爾設立在新加坡和泰國的工廠,有80%的供應品在當地采購,從而活躍了當地的經濟。英特爾的支持者則認為,英特爾在哥斯達黎加的本地化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目前英特爾所能做的事,只能是以工資、電子產品的訂單和向訂約方支付盈利的方式來輸入資金。
另一些批評者則懷疑,如果國家過于依賴英特爾,可能會導致經濟的不穩定。這些批評者認為,英特爾今年工廠的產量,即使由于向奔騰V的轉產而稍微放慢了一些,但已經到達了頂峰。因此哥斯達黎加經濟的年增長率預計值將從8%下降到4%。難怪哥斯達黎加中央銀行的行長說“英特爾公司的起伏已經成為哥斯達黎加的起伏”。看來只能寄希望于英特爾公司以高新技術產品的聲譽與技巧來吸引更多的外國公司進入哥斯達黎加,借此來消除現有平衡中潛在的不穩定性。芯片制造商派出了高級智囊人員來哥斯達黎加參與有關外國投資的討論會,在他們的幫助下,已經把一些公司諸如Proter&Gamble(中國的寶潔就屬該公司旗下)和制藥業的巨人Abbott公司吸引了進來。當然,這個國家還有改革遲緩等方面的困擾;要打破哥斯達黎加電力局對國營電力與電信業的壟斷,以免再出現類似去年3月的激烈罷工。
要測量英特爾在哥斯達黎加的效果,你必須看看這2000來個20多歲的青年工人的日常生活。就法納達來說,他在英特爾工作至今,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他在3年中累計接受了488個小時的培訓,并且訪問過設在馬來西亞和美國俄勒岡、阿利桑那的工廠。至于收入,英特爾支付給有技術水準的雇員每年5000美元,雖然比不上同樣的工作在美國每年可賺2萬到4萬美元,但比較哥斯達黎加平均年收入3200美元來說,還是高了不少,況且每個雇員每年還有3次的獎金以及工作超過5年后有一定的股份分配。法納達說,芯片遠比香蕉具有挑戰性,因為香蕉是一成不變的產品,而芯片是日新月異的。
現在大多數哥斯達黎加人正在享受著英特爾帶給他們的新生活。哥斯達黎加的官員們希望年輕的一代最終會發展起本地的技術行業,創造出真正屬于國家的財富,從而使哥斯達黎加有機會參與信息時代的革命,使英特爾開創的奇跡成為哥斯達黎加自己的奇跡。□
(編輯:鄭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