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慰群
當荷蘭杰出畫家凡·高創作的《向日葵》、《蝴蝶花》在他死后的競拍中以天價售出之后,畫壇終于肯定了凡·高獨特的藝術個性與成就。誠如凡·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所說,“我認為偉大人物的歷史就是悲劇,他們活著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阻力,而往往在他們的成就得到公認的時候,他們已不在人間。”凡,高正是這樣一位孜孜探索、孤獨奮斗而生前得不到承認的悲劇性畫家。
凡·高生于荷蘭布拉邦,16歲完成學業后曾當過店員和小學教師,但由于生性靦腆以至于什么活也干不長,被家人視為“窩囊廢”。他從報上讀到比利時煤礦工人生活境況悲慘的消息,便執意投入拯救受苦人的工作,他甚至連自己的衣服、食物和囊中的錢都慷慨捐獻,使得自身的健康大受損害。
年已28歲孤獨的凡·高在畫了一些比利時礦工人物素描后便開始了他繪畫的生涯。盡管他的技法稚拙,但他的弟弟卻鼓勵他,要他畫自己最熟悉的人。其時,畫家米勒的作品《收割者》富有性靈的人物深深啟迪著他。
年到30歲仍無力謀生的凡·高,當他遇到已成寡婦的表姐時,第一次陷入了情網,然而求婚無果。后來他一度得到了一位不年輕也不漂亮有一雙粗糙雙手洗衣婦的愛情,但與這位“半老徐娘哀愁的愛”也未能維系多長時間。后來,又遇到一個被情人遺棄,快要臨產的模特兒,他用弟弟每月寄來的錢和她分享面包。這個被遺棄的婦人終于被凡-高接受,凡·高將所有的關愛和柔情給了她。凡·高雖然努力作畫,卻始終沒人買他的畫。妻子忍受不了饑餓與寒冷,最后帶著孩子回到妓院。
凡·高繼續不解地作畫,用躍動有力的色彩涂抹烈日、描摹法國梧桐消失在遠方的情景。這期間凡高又遭遇了一次失敗的戀愛,使他心靈深受打擊,情緒一度消沉。1885年凡·高到了巴黎,受到法國印象派繪畫和日本浮世繪畫的影響,結識了藝術家高更,他的繪畫才由暗沉的顏色轉為強烈明朗的色調。法國南部色彩熱烈的阿爾吸引著他那顆不平靜的心,他的畫筆熠熠生輝,他畫的樹似乎可以再生發出一百棵樹苗,他畫的向日葵仿佛能放射出光芒,他在藝術上漸趨成熟。他總在陽光最炙人的晌午繪畫,畫布的色彩鮮艷跳動,他的神經為之激動不已。他不停的喝酒,以使自己維持創作的亢奮狂熱狀態;他不停的吸煙,餓著肚子激情澎湃繪畫不息。1889年12月21日,凡·高在描繪隨風搖曳紅艷的夾竹桃與絢爛多彩的天空的激情中,神志極度狂亂,割下一只耳朵作為禮物送給了一位妓女。病后復原的凡·高身體相當虛弱,但仍繼續作畫。嚴重的失眠癥迫使他依賴枕下的樟腦方能入睡。在他剛剛恢復精神之后,又被種種幻覺所困擾,出院才一個月又進了醫院,度以為周圍的人要毒害他。為他看病的醫生則認為凡‘高的一切錯亂現象歸咎于咖啡喝得太多和酗酒。
1890年7月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凡·高內心感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寧謐,精神上的狂亂的魔影消逝了,他在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說“我正處在一種平靜得無法畫畫的心情之中……”驀然在7月29日,凡。高舉槍對著自己扣響了扳機,結束了他執著的探索,其時凡高年僅37歲。
從心理學與精神病學分析來看,凡·高患的極可能是一種嚴重的情緒病變:情感性精神障礙,即躁狂憂郁癥,而以情緒高漲、本能內驅力增強、思維過度加速躁狂相為主要表現的情感性精神病。凡-高孤獨的個性、多次愛情的挫折、過度的興奮與勞累、無節制的酗酒吸煙、勞動成果無人問津、生依賴弟弟的資助,這種種沉重的精神打擊與持久作畫的緊張狂熱狀態,可能是誘發凡·高“瘋癲”的原因。年逾30歲仍不能自食其力,因捉襟見肘的窮困得不到持久的愛情,“對生命十分狂熱的才智”又始終得不到公認。凡此劇烈的心理沖突,枷鎖樣的精神負擔,使凡·高在描繪亮艷隨風舞曳的夾竹桃景物畫中,突然神志狂亂,竟然割下自己的只耳朵。他患有嚴重的失眠癥,一度曾出現過幻覺和被害妄想。為描繪鮮麗的黃色調,他不得不進入緊張又亢奮的狀態,以致次次被送進精神病院??梢娺^度緊張與亢奮高漲的情緒是引發他精神障礙的“導火索”。而一旦他精神上的狂亂煙消云散,處于死水般寧靜沒有激情無法作畫時,凡·高便被附身抑郁的魔鬼逼上了自殺的絕路。凡·高短暫一生的悲劇,引發人們許多思索。尤其提醒癡迷于某一事物不知疲倦的人們,千萬要注意自我調適心理與情緒,要提高抗挫能力,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此外要善待自己的身體,不宜長期超負荷超強度的“殫精竭慮”。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面對種種壓力與應激反應,維護好精神與心理的健康實不可小覷。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