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情況初探(上)

2001-02-13 17:35:44孫正一農秋蓓柳婷婷
新聞記者 2001年4期

孫正一 農秋蓓 柳婷婷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傳媒的資本運營已開始啟動,并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為此,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于2000年3月開始,對我國新聞界資本運營和社會資金注入新聞媒體的實際狀況以及如何規范、管理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等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考察調研。調研采取了搜集資料、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并重點了解了上海市廣電局所屬的上海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商報》所屬的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廣電局所屬的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的情況。在分析研究并吸取了各方專家的意見后,形成了這份調研報告。據悉,該報告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好評。現經作者授權,本刊獨家予以發表。因該報告全文較長,本刊略有刪節,并分兩期刊出。

近幾年來,新聞界資本運營以及社會資金注入新聞媒體,已成為社會各界日益關注的熱點。所謂資本運營,是一種經營手段。從宏觀的角度講,經濟體所擁有的各種社會資源、各種生產要素,都可視為有經營價值的資本,通過流動、兼并、重組、參股、控股、交易、轉讓、租賃等途徑,進行優化配置,實現最大限度的增值。新聞媒體實際上也是各種生產要素構成的具有政治屬性的經濟實體。新聞媒體所擁有的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如黨報、國家臺的品牌資本、人才資本等)都可視為資本,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實現價值增值。今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指定的有線電視網絡試點企業、北京市政府批準的唯一一家建設經營管理北京市有線廣電網絡的單位——“歌華有線”的上市,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在2000年對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基本情況進行調研,并就這一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一、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背景

1.資本運營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聞事業發展的需要傳媒業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點和良好的社會效益。1998年美國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資報告對11種產業建立起世界級有競爭力的大企業所需的年限作了統計分析,發現傳媒業所需的年限為8年,遠遠短于醫藥業、日常消費品、銀行、電力、能源和建筑業。據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整個新聞傳媒市場的規模可超過1000億元。

而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新聞媒體屬于事業單位事業管理,所需經費完全由國家財政撥款,沒有競爭,也無需講求經濟效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與事業發展的需要,1978年財政部批準《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79年4月,又發文重申并在全國新聞媒體中推廣“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88年后,有關規定允許新聞媒體開展多種經營。同時,國家對新聞媒體的投入也從最初的財政包干到逐年遞減,最后發展到新聞媒體成為獨立法人,經濟上獨立自主,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九十年代中期,傳媒業進入“采編和經營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發展新階段。

1985年,國家開始把廣播電視列入第三產業進行統計。1996年把廣播電視和報刊經營管理列入需要加快發展的第三產業行列。同年,江澤民總書記視察《人民日報》時明確指出:“過去我們的傳媒只講宣傳,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聞傳媒既要宣傳,又要經營。”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又強調:“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規范有效的籌資機制,逐漸形成對精神文明建設多渠道投入的體制。”這是對媒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屬性的認可。這種產業屬性使新聞媒體成為以新聞宣傳為主業,有獨立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特殊“市場實體”。

雖然近年來,全國新聞媒體廣告收入增長率持續高于國民經濟增長率,使傳媒業被稱為經濟效益顯著的“朝陽行業”。但在調查中發現:

⑴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新聞媒體不得不擴張規模,更新設備,引進人才,進入新的資金投入期。

⑵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大多已停止財政撥款,實行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媒體經營收入的75%~95%來源于廣告經營收入,又受制于經濟環境而顯得脆弱。雖然有些省報擁有數家子報子刊,但整個省報收入的80%以上往往又依賴于其中一兩張子報的支撐。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聞媒體——中央電視臺95%的廣告收入來源于第一套節目的廣告。全國有線廣電網絡建設急需巨額發展資金。就連國家以5.45億重點扶植的五大新聞媒體網站,仍嚴重缺乏發展資金。

⑶作為特殊產業的新聞媒體,不但要像其他企業那樣繳納各種稅收,甚至還要承擔當地黨政部門的一些硬性攤派,如贊助文藝團體,購買體育場看臺包廂,參建文化發展基金等。

⑷1997年提出的到2000年年底,國家將不再對多數新聞媒體實行稅收的先征后退政策,引起眾多媒體的擔憂。

正是由于出現以上這些情況,使得新聞媒體普遍面臨著發展資金不足的困難,從而強烈需求有新的資金投入。

2.資本運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輿論斗爭、文化競爭的需要

實際上,國際傳媒集團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經進入我國專業技術期刊市場。在全球擁有270家專業出版物的國際數據公司IDG,在中國合作出版了12種刊物,其中最有名的是《計算機世界報》。2000年6月,IDG公司董事長麥戈文表示,未來7年里,還將在中國投資10億美元。美國《商業周刊》、《時代》等世界知名雜志通過版權貿易進入中國市場。1999年美國《財富》雜志以在上海舉辦全球論壇為條件,換取了在我國創辦中文版的許可。同時,跨國傳媒集團和國際商業資本還進入了中國傳媒業的市場終端。如德國貝塔斯曼跨國出版集團1995年搶灘上海,建立了龐大高效、面向全國的書友會,直接開展圖書報刊的發行零售業務。還有,不少跨國廣告公司也通過合資方式控制國內大型廣告公司,并進入中國廣告市場。另外,我國上空200多顆直播衛星發射的電視信號中,約有30個中文頻道,現在是靠行政命令禁止收轉,但隨著衛星收視設備的小型化和價格的低廉化,家庭私自收看將無法禁止。而國外廣播如美國之音、BBC、法廣等,也早已在中國落地。香港陽光衛視等也已獲準有限制地在廣東落地。除此之外,更有大量的互聯網信息和國外音像制品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市場。

面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和世界媒體巨人的輿論霸權和文化滲透,我國四級辦媒體、條塊分割、壟斷一隅的傳媒業,則顯得非常弱小。1999年我國新聞媒體的廣告總收入為289.85億元人民幣,而美國《紐約時報》一年的廣告額就達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40億元)。英國《國際電視業務》公布1998年世界100家大電視公司排行榜,我國僅有中央電視臺一家入圍,排在第57位。而排名第20位的意大利媒介設備公司當年的總收入為18.4億美元,差不多是中央電視臺當年總收入4.95億美元的4倍。新華社與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相比,也有不少差距。僅從用戶數上說,新華社有5000多家用戶,其中國外用戶只有100多家,而美聯社、法新社則都有15000余家用戶。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基本依賴于公費訂閱(約占95%),且發行量逐年下降,其中最有影響的《人民日報》的發行量不過200萬份。目前,互聯網逐步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渠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商業網站對傳統新聞媒體網站也形成挑戰。雖然國家重點扶植幾個網站,但有限而分散的投入相對于商業網站動輒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3.資本運營是中國加入WTO后應對機遇與挑戰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日益臨近,“入世”后的各種協定對新聞傳播業有著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美國單方面公布的中美協議內容看,至少有以下兩條將影響新聞業的發展:①中國加入世貿當日起,允許外國電信供應商占有電信服務公司49%的股權,兩年后這一比例可增至50%;②美國公司可以在中國投資互聯網公司,包括目前禁止的ICP內容供應業務。

雖然我們可以利用發展中國家特別待遇條款,把我國一些弱勢產業、敏感產業例如新聞傳播業列入《免除最惠國義務清單》,但按照WTO規則,這個自我保護、逐步“接軌”的過程一般為5~8年,最長不過10年,凡超過5年以上的免除義務,其間都要接受國際審查,看其免除條件是否仍存在,同時其他成員也會提出對應的限制、保護和補償要求。

正如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所說:“一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它的《基本電信協議》開放國內電信(廣義)市場,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滲透侵蝕就會堂而皇之地進行。但從我國的廣播電視業現狀看,一旦境外電子媒體大規模進入,不僅缺乏抵御滲透的能力,一些小的廣播電視臺連生存的能力都有可能成問題,更談不上進入世界舞臺馳騁。中國廣播電視在21世紀將面臨它誕生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4.國內外資本看好我國傳媒業市場

在國外,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傳媒業早已成為市場規模巨大、利潤回報豐厚的產業之一。但國外傳媒市場經過多年開發,已經相對飽和。而我國傳媒業雖然自90年代以來,廣告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大大高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以報業的發展為例,近十年間,報業的投資回報率也達17%到50%之間,遠遠高于同期其他產業。但我國現階段日報千人擁有量僅為50份/千人,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70年代中期制定的發展中國家在本世紀末日報的千人擁有量100份/千人的最低標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理論上我國報刊在發行市場上存在著10倍以上的潛在空間;在廣告經營方面,一般發達國家傳媒業廣告收入基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左右,而我國廣告收入還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

由此,我國媒體市場被認為是世界上僅剩的少數機會較多、開發價值較高的市場之一,成為國內外資本市場關注的投資方向。

二、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基本情況

根據本次調查所了解的情況,我國新聞媒體對開展經營活動的認識和實踐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從資本運營的角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但這三個階段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為補充、融合發展。

1.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三個階段

⑴多種經營階段

從廣義上講,我國新聞媒體在80年代起步的開發三產,多種經營,可以認為是資本運營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傳媒業經營的范圍從廣告、自辦發行、代印、彩擴、音像制品等擴展到節目制作、信息咨詢、房地產、運輸、旅游、飲食服務等。這種單個新聞媒體的多種經營,增強了我國新聞媒體的市場和經營意識。雖然因缺乏經營管理人才,成功的不多,但第三產業多種經營仍是新聞媒體經營的重要內容。

⑵集團經營階段

90年代中期以來,組建媒體集團客觀上促進了媒體對子報子刊、頻率頻道及區域內報刊、廣電資源進行重新整合,發揮規模優勢,壯大了媒體實力和競爭力。目前新聞出版署已批準成立了一批報業集團、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廣電總局已要求各地在2001年6月底前完成有線臺和無線臺的合并,正在加快組建廣播電視集團和廣播電視有線網絡公司。在經濟和新聞業發達的地區,已有新聞媒體提出要發展成為跨媒介、跨地區、跨行業傳媒集團的構想。《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要中央新聞媒體也都按照傳媒集團模式發展,并初具雛形。

⑶資本經營階段

新聞媒體發揮自身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優勢,由子公司直接進入資本市場籌資融資,吸納社會資金,可以說是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高級形態。1994年初,上海廣電局下屬的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上市,1999年第一支媒體股——電廣實業(后更名為電廣傳媒)在深市掛牌上市,其后又有《人民日報》、《成都商報》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國新聞媒體嘗試利用資本經營的成功實例。

2.我國媒體資本運營的四種方式

目前,我國媒體資本運營主要采取以下4種方式:

⑴合作經營

少數新聞媒體用或明或暗的方式,以國有頻道、頻率、刊號為資本,通過轉讓一定時期的廣告經營權、發行權、甚至頻道、頻率時段、欄目、版面內容的刊播權,來換取社會資金的注入(見附件一)或與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共同經營。

附件一:近年來陸續搜集到媒體合作經營的一些實例

⑴1997年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創辦新聞性的社會文化刊物《新周刊》,三九集團以提供紙張和投入2000萬元資金,獲得《新周刊》的印刷、發行權。1999年三九集團的“三九文化公司”又承擔《深圳商報》的《焦點》月刊、《人生十六七》等雜志的全國發行業務。

⑵1998年中國科學院機關報《中國科學報》在聯想集團投入1600萬元后,更名為《科學時報》,并創辦子報刊《網絡報》和《科技新聞周刊》。

⑶1999年,《經濟日報》子報《名牌時報》為擺脫困境,與上市公司湖南投資簽訂合作經營協議。湖南投資投入1000萬元,獲得該報10年的獨家發行和廣告經營權。

⑷1995年3月,《惠州晚報》虧損40余萬元,惠州市委宣傳部與惠州經緯公司簽訂合作辦報協議,社長總編由公司提名,按組織手續任免,公司協辦參與經營,借給報社90萬元,合同期20年。但報社負債越來越多。1996年2月,公司又找個體戶翟某簽訂合辦協議,個體戶與公司投資比例為6:4,并組成最高決策機構——報管會,由公司的上級公司法人練某做報社法人代表。在《惠州晚報》被二次承包后,1998年經緯公司和其上級公司均被別的公司收購,練某又把報社40%的股份賣給另一個體戶。《惠州晚報》已變成企業和個體戶主管、主辦、承包的私家報紙。2000年9月被撤銷刊號。

⑸1995年6月,河南駐馬店地區廣電局與深圳瀚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駐馬店市光纖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服務網工程合同書》后,瀚光公司以“有線臺”的名義,創辦了文藝頻道,并在正常節目播出中隨意插播自制的廣告,實際上掌管了播出權。對此,河南省廣電廳多次發文,要求理順建設與管理的關系。但瀚光公司一直拒絕商談修改合同。駐馬店地區廣電局1998年9月訴諸法律。1999年8月,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雙方所簽合同無效。瀚光公司對判決不服,向河南省高法提出上訴,河南省高法于2000年6月作出判決,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處理欠妥,撤銷了駐馬店地區中院的一審判決,發回重審。對此事,國家廣電總局于2000年7月專門發文提出嚴肅批評,河南省廣電廳也下文要求駐馬店地區廣電局堅決糾正違規違紀現象。

以上這種合作方式是最簡單、最普遍的合作方式,但良莠不齊。雖然社會資金投入新聞媒體,是借貸關系,不能改變新聞媒體主管主辦單位和國有投資主體,但在借貸合同期內出現的出讓廣告經營權、報刊發行權、內容刊播權,由社會公司運作,不僅新聞媒體的廣告、發行,甚至刊播的主動權、主導權和控制權受制于人,而且使國家的頻道、頻率、版面資源和輿論陣地變成企業公司追逐商業利潤的市場,削弱或動搖了黨對輿論陣地的控制權和導向權。這類不規范現象必須堅決糾正,嚴格規范。

后一類合作方式多表現在各地廣電局與上市公司聯手組建股份制公司,合作建設、經營廣電傳輸網絡,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在22個省區市投入22億以上的資金。(參見文后附件二)雖然廣電總局尚未認可,并在1999(93)號文件中要求“在國家有關政策出臺之前,暫停審批廣電系統與系統外資金和外資以合股方式融資建設經營有線電視網”。但這種合作解決了各省(城市)廣電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不足,加快了有線網的建設,擴大了有線網覆蓋面,有利于廣電事業的發展,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

⑵子公司直接上市

新聞媒體將優質的經營性資產剝離出來,加以整合重組,注冊成立隸屬于新聞媒體管理部門或新聞媒體的、由國有資產控股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的子公司,然后申請成為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如1994年上市的東方明珠、1997年上市的中視股份和1999年上市的電廣傳媒(參見文后附件三)。組建獨立股份制公司上市,按照《證券法》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從完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報審批,到發行股票最終上市,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很長的周期。雖然相對投資少,風險小,融資量大,但是耗時費力,難度很大。

⑶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

與其他企業一樣,新聞媒體子公司直接上市過程煩瑣漫長,于是一些新聞媒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證券市場規則,采取通過子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股票,控股并重組上市公司的辦法,快速進入證券市場,獲得穩定的融資渠道。如1999年《成都商報》下屬博瑞公司控股四川電器、2000年《人民日報》下屬華聞公司控股燃氣股份。(參見附件四)

附件四:博瑞投資公司與華聞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概況

一、1999年6月,由《成都商報》絕對控股的子公司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1.23億元,目前總資產6億多元,至2000年4月已經投資控股了10個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廣告、發行、房地產、印刷、網絡等多個領域。)受讓成都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的上市公司四川電器2000萬股國有股,一舉成為四川電器的第一大股東,占27.65%股權。隨后,四川電器又將價值1200萬元的地產和房產有償轉讓給《成都商報》。

四川電器1995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高低壓電器開關,效益平平。在公司改組后的新董事會9名成員中,有5名是博瑞人,《成都商報》副社長、博瑞總經理孫旭軍出任董事長。《成都商報》間接控股上市公司,在傳媒界和證券界引起轟動,帶動四川電器股價從18元最高漲至30元,飚升67%。博瑞還把成都商報發行投遞公司93%的股權轉讓給四川電器,因此,有人稱四川電器為“報業第一股”。

2000年3月,四川電器更名為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也改為“博瑞傳播”。公司將逐步介入傳播業,涉足廣告、印務、出版發行、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等領域。2000年8月,博瑞傳播以51%股與《四川廣播電視報》合作組建四川博瑞廣播電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經營《四川廣播電視報》的廣告、發行及相關經營性業務。同期,第一大股東博瑞投資在受讓深圳天俊投資發展公司234萬股法人股后,共持有博瑞傳播總股本的2..5%。2000年9月,博瑞傳播通過增資擴股,成為成都博瑞印務有限公司和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分別擁有這兩家公司50%和41%的股權。

據悉,成都博瑞印務有限公司是《成都商報》的獨家承印商,擁有穩定的印務市場;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是四川地區經營規模最大的專業化綜合性廣告公司之一。而《成都商報》用1個多億的資產控制了博瑞投資公司6億多的資產,使得報社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用于采編設備的更新、采編人才的引進,真正實現采編部門與經營部門、采編人員與經營人員“兩分開”,也提高了辦報質量,達到日發行量56萬份左右,1999年廣告收入達1.7億元。

二、2000年4月8日,《人民日報》創辦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華聞實業發展總公司協議收購上市公司燃氣股份除第一股東外其余7家股東6502.1982萬股法人股,占25.6%股權,從而成為第一大股東。燃氣股份1997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為城市管道燃氣的開發、設計、施工等,是國內首家燃氣行業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易主本不是新鮮事,但因為股權受讓方華聞公司是《人民日報》全資創辦的公司而備受關注。華聞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人民日報社全資創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截止到1999年底,公司凈資產6.95億元,總資產11.43億元。其主營范圍為:有關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信息開發、咨詢服務;組織文化交流。其所屬企業有“CHINABYTE”中文站點、“PRCdaily”網站及華聞旭通國際廣告公司等。

這種運作方式是進入證券市場融資的“捷徑”,但是比子公司直接上市風險要大,它不僅要求新聞媒體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有專業的經營人才,還要選好上市公司(最好是有配股權的公司),并得到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的支持。否則容易出現股權糾紛。據了解,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也都提出,如果有機會,將通過收購上市公司的方式,進一步壯大報業經營實力。

上述兩種上市方式,無論是子公司直接上市,還是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其實質都是新聞媒體通過自己絕對控股的子公司進入資本市場,達到“間接”上市融資的目的。既不違反現行關于新聞媒體管理政策,又符合資本市場規則。據1999年報統計表明,滬深兩市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0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8.22%,比1998年增長10.48%;而上述東方明珠、中視股份、電廣傳媒、博瑞傳播等媒體板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9元,比滬深兩市平均水平高出42.16%,凈資產收益率為11.55%,比1998年增長12.59%。可見經濟效益是非常不錯的。

⑷新聞媒體網站以商業模式吸納社會資金

這是2000年新聞媒體網站在相對獨立運作之后采取的新方式。

在與商業網站的競爭中,不少傳統新聞媒體網站突破“網絡版”概念,興起改版、獨立、商業運營的熱潮,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網絡發展規律,借鑒商業網站經驗,轉變機制,從股市和社會上吸收發展資金。如《人民日報》的子報《證券時報》與上市公司振華科技合作建立了全景網站,《羊城晚報》與上市公司“廣東高速公路網絡有限公司”合組了“羊城晚報高速網絡有限公司”。由新華社參股的中華網以及含有外資的商業網站如新浪等先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使國內網絡業對上市融資寄予希望(參見附件五)。一些中央級和地方新聞單位還引入風險投資。2000年5月,《中國青年報》先與香港上市公司中策集團合資創辦北京中青在線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青報占40%股份,中策集團占60%股份),后又與中青在線技術公司合作將原中青報網絡版改組為首家市場化獨立運作的中央新聞媒體網站。中青報全權負責網站新聞頻道內容的采編、制作與發布,港資方不得介入,中青在線技術公司負責經營和其他除新聞以外頻道的內容策劃、制作與發布。

附件五:中華網簡況及上市情況

1999年7月13日,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首日以每股20美元開盤并一路攀升至每股67美元,創造了“中國網絡概念股”的神話,成功地募集了9600萬美元,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絡公司。2000年1月21日,中華網在納斯達克第二次發行股票,融資2.82億美元。3月19日,中華網附屬公司香港網成功在香港創業版上市,籌資1.72億美元。

中華網全稱是中華網國際傳訊有限公司,1997年6月在開曼群島注冊,主要從事門戶網站及相關業務,是新華社在香港的企業金鼎集團控股的中國國際網絡傳訊有限公司(CIC)的全資子公司。后來中華網公司把CIC有價值的資產都買了過來,兩個公司之間現在已沒有資產紐帶的關系。CIC還存在,但只是剩了一個殼。隨著上市前的股權安排和置換,中華網的主要股東新華社在公司的股份已稀釋到13%左右,在股東中居第三位。美國在線公司持股為10%,并承諾在公募完成后再行購入15%的股份,倘如此,中華網的第一大股東就是美國在線了。其他主要股東還有香港新世界基建,升陽科技、24/7互動傳媒網絡等企業。在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12人中,僅有中華網公司中國首席執行總裁周順敖一人來自新華社。

中華網旗下共有中華網(China.com)、國中網(Cww.com)、香港網(Hongkong.com)、臺灣網(Taiwan.com)4家網站。其消息來源主要是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知名的新聞機構。其24/7網絡互動廣告聯盟,是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網絡廣告公司之一。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中華網加強了在香港及內地的市場宣傳活動,先是和美國在線在香港宣布,將聯手建設香港網站。又陸續在內地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等12個辦事處。截至2000年5月,中華網收購、持股的網絡企業已經達到15家以上,其中國內的企業不下10家。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稱,未來兩三年內,中華網將在國內投資兩到三億美元用于電子商務。

中華網2000年4月入門網站每日頁面瀏覽次數達到1600萬,登記用戶達到450萬。該公司行政總裁葉克勇稱,中華網2001年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能夠盈利的互聯網公司,并成為2000年中國第一家年銷售收入達到1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

背靠傳統媒體優勢發展起來的新聞媒體網站,需要巨額運行經費(如千龍網每年需要8000萬元),而傳統媒體和政府均難以解決巨額資金缺口。因此新聞媒體網站向相對獨立的股份制網絡媒體轉化,實行公司化運作,引入市場機制和社會資金是一種創新模式。東方網大股東東方明珠負責人明確表示,東方網也將尋求上市。對于傳統新聞媒體網站或明或暗接受融資的問題,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負責人曾表態,“對此,我們既不提倡,也不反對。” (未完待續)

附件二:參股有線電視網絡建設上市公司一覽表

序號代碼公司名稱投資金額(萬元)主要投資項目

010693聚友網絡17100建設成都光纖有線電視網絡

02600899信聯股份25300長春有線網49%,湖北有線網49%

030839中信國安超過4億 沈陽、承德、荊州有線網,河北有

線網,武漢有線網40%,唐山有線

網49%,鶴崗有線網30%

04600704中大股份4900 浙江有線網49%

05600089特變電工9350 山西有線網49%,新疆有線網20%

060739青島東方7200 青島有線網絡45.5%

070917電廣傳媒6609 長沙有線網

080548湖南投資5100 株洲廣播電視塔公司(株洲有線網)

51%

090899贛能股份4900 江西有線網49%

10600832東方明珠11600上海有線網29%

110733振華科技3000 貴陽有線網

120813天山紡織3000 烏魯木齊有線網25%

13600778友好集團2000 烏魯木齊有線網16.67%

140755山西三維1912.5 北京中網數據有限公司51%,從事

有線網增值服務;投資云南有線網

15600881長春亞泰3620 長春有線網20%

16600797浙江天然8100 紹興有線網45%,徐州有線網44%

170040深鴻基32521.6福建有線網60%

180806北海銀河4500 南寧有線網絡49%

19600101明星電力4800 大西南有線網絡有限責任公司50%,

建設成都周邊地區有線網

20600105永鼎光纜5000 建設江蘇、安徽、河北、江西、山

西等省干線網

210909數源科技3855 安徽有線網51%,銅陵有線網43.5%

22600657青鳥天橋3200 四川省廣電網25%

23600076華光科技 山東省廣電網

24600157魯潤股份14700浙江廣聯信息網絡有限公司49%,

建設11個地市的有線網

25600098廣州控股2520 廣州寬帶信息網絡有限公司28%,

建設城域主干網

260690寶麗華 梅州有線網

27600749西藏圣地 宜興有線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高清国产|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亚洲—日韩aV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欧美成人二区| 婷婷伊人五月|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色综合五月婷婷|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不卡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八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igao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亚洲永久视频|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激情视频综合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色爽网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在线观看的黄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爱做久久久久久| 午夜免费小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9啪在线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伊人91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国产成人91精品| 综合亚洲网|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午夜啪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