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修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前不久向省報記者透露,該局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質量監督執法隊伍,最近設置了專門的監督電話,表示歡迎新聞輿論和社會各界共同監督,并請記者在報紙上公布監督電話號碼。
為此,安徽日報在刊登了題為《歡迎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消息后,又在配發的“編后”中說,“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讓執法隊伍也置于新聞媒體和社會監督之下”,“百姓歡迎,政府放心”,“令人拍手叫好”,云云。
局長的表態沒有錯,報道的內容也很好,但后面的“編后”卻讓人感到別扭,甚至很不舒服。似乎局長的表態倒成了一種額外的恩惠,老百姓乃至新聞單位都應該對此感恩戴德、受寵若驚才對。其實,質量技術監督局作為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自然應該屬于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的對象,有義務接受監督。既不存在“讓”不讓監督的問題,更不存在“也置于……監督之下”的問題。試問,難道還有什么行政執法部門和行政執法隊伍,不“置于……監督之下”,或者不“讓”監督的嗎?
看來,某些新聞工作者的輿論監督觀念,確實需要作一些調整和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