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劍鋒編譯
假如你在森林里漫步時發現了一個考古學家稱之為尖狀物的物品,你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問題也許會是:“它存在多久了?”
考古學家也是一樣,如果能發現一件文物有幾百年或者幾千年的歷史,那當然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但重要的是要知道這件文物的確切年代,因為由此你常可以推斷出誰擁有過或者制造了它。
美國內華達州沙漠研究學院的教授格倫·伯杰說:“這就好比你是一個偵探,你需要重新勾勒出當時的犯罪場景。要確定文物的年代,你要做的不是把這罪犯找出來,而是要了解當時誰住這兒,是什么時候?!?/p>
和偵探一樣,考古學家也有一套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下面講述的一些基本方法,可以用來回答“有多古老”這個問題。
相對定年法
1870年,當海利奇·斯科里曼在土耳其西北部發現神話古城特洛伊時,其實只是發現了堆積在表層的一層廢墟,以后,其他的考古學家們注意到許多的古代遺址都是“層層鋪設”的,就像一個結婚蛋糕似的,而且不同的層次(或稱多層)代表了不同年代的歷史階段。年代越早的越接近于地表,就像考古學家們經常說的:“里舊外新”,他們知道挖得越深,就會回到越遠古的時代去。這種年代確定法叫地層學。
地層學不能判斷出一個物體的確切年代,在更深地方發現的東西也只能判斷它比表層的東西更古老,這叫做相對定年法。
風格定年法
另一種相對定年法叫風格定年法。一個制造物是怎樣被制造或裝飾的,它的風格也能幫助考古學家們確定它的年代。如果你看到一輛汽車,注意到它的里面沒有保險氣袋、CD機、裝汽車電話的地方以及精美的數字顯示儀表板,你會知道這是一輛老式汽車,因為汽車的技術和風格隨時間而演變。
人工制品(比如陶器)也是一樣,考古學家們可以根據他們獨特的設計和釉面,判斷出一個遺址中哪種風格較早、哪種風格較晚,但一些風格持續了幾千年或幾百年,所以這時考古學家發明了一種絕對考古法,它能幫助人們確定一件物品的確切年代,有兩種絕對考古法:樹木年輪學和放射性碳考古法。
樹木年輪法
你可能知道圓木的橫截面上有一系列的圓圈。許多樹木每年增加一個新圈,所以你可以通過數圈數來計算樹木的年齡。在20年代后期,一個名叫安德魯·道格拉斯的天文學家注意到樹木年輪的厚度和這一地區季節的干濕程度相對應:濕的厚、干的薄??脊艑W家很快發現即使他們不知道這棵樹是什么時候砍掉的,但他們根據樹木年輪的厚度樣式分析也可以確認遺址年代。
例如,一棵300年的圓木A的內50年輪和圓木B的外50年輪相對應,換句話說,就是圓木B的后幾千年就是圓木A的前50年,然后你數一下圓木B里面還有幾輪,就能算出它到底幾歲了。這種考古法叫樹木年輪學。
樹木年輪學在熱帶地區,比如剛果和亞馬遜就起不了作用,因為那里的氣候干燥,樹木年輪變化不大。還有,在一些地區比如美國東北部,年代只能追回到300年,為什么?因為那里的樹木腐爛得特別快,只有很少一部分保留下來。在干燥的美洲西南部,地中海的部分地區,北歐的沼澤地帶,樹木可以保存得久一些,因而采用年輪學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放射性碳技術
如果樹木年輪學依然起不到作用,考古學家一般用放射性碳元素考古法(一般叫做C—14元素考古法)。它是由美國化學家威拉德·利比1949年開始采用的。利比注意到植物要從空氣中吸收C—14,因為所有生物都在消耗C—14,直到死亡為止。
但C—14是不穩定的,當有機體死亡之后,C—14經過3.5萬到5萬年左右轉化為穩定的C—12(如果有件物體的年齡超過5萬年,那么,它里面就沒有C—14,這種方法也就不能適用),通過比較物體中C—14和C—12含量的多少,考古學家們可以判斷出植物或動物究竟死去多少年了。例如,科羅拉多大學的佩森·希特斯利用C—14技術鑒定出了他在薩爾瓦多的塞倫發現的棚屋的年代,這個棚屋已經被火山灰埋起來了。通過測定屋頂的茅草,他發現這些草是在公元590年以前被砍掉的。
考古技術一直在提高,考古學家們對怎樣翻譯信息十分謹慎,這就是伊利諾斯大學斯普洛克博物館主任道格拉斯·布普爾說的:“我們需要鑒定許多文物才能推斷出一個遺址的年代?!睘槭裁茨?
假如英格蘭的考古學家挖出一枚印有羅馬皇帝克勞帝斯畫像的硬幣,起初,他們可能會想這個遺址是從羅馬入侵不列顛即公元43年開始的,但是硬幣上印有克勞帝斯并不代表這枚硬幣就是在他統治時期
埋下的。這個硬幣可以從這個人傳到另一個人,或者是幾十年或幾百年后才埋下的。
近來,考古學家在埃及的吉薩利用C—14技術鑒定金字塔的木炭年代,結果顯示的年代遠遠早于歷史記載。為什么呢?因為埃及人用做木炭的樹木在被砍前已長了幾百年,然后在被用作木炭前,可能在其他方面用了幾十年,比如造船。故不能憑表面現象判斷任何事物。
當然,C—14技術是考古研究的一個重大發展。現在,考古學家已經能夠重新鑒定一些文物和遺址,并提出更為確切的年代,也許一具曾經被認為是公元前1000年前的木乃伊實際上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
隨著考古技術的發展,可能已經沒有一件文物能對它的年齡撒謊了。
(摘自《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