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茂
節氣聯雖不如節日聯多,但亦源遠流長,有人認為保存下來的我國最早的楹聯出自敦煌遺書,其中“立春口(著)戶上,富貴子孫昌”一聯,就記載了立春之日的春符和春聯活動。與節氣有關的聯語故事,也是情趣盎然,耐人尋味。
投降清朝的明代大臣洪承疇在“谷雨”這天與人對弈,隨口吟一上聯:“一局妙棋,今日幾乎忘谷雨。”弈者續道:“兩朝領袖,他年何以辨清明。”巧用“清明”,一語雙關,諷其失義折節,意味深長。
清人葉初春在廣東做縣令時,貪贓枉法,正月十五觀燈這天,一燈棚掛出一聯:“霜降遭風,四野難容老葉;元宵遇雨,萬民皆怨初春。”用節氣和節日特點,嵌其姓名,指桑罵槐,痛快淋漓。
清人吳太史在某年元宵節宴客,天陰微雨,席間某公出一上聯:“上元不見月,點幾盞燈為乾坤生色。”吳太史一時難以為對,忽然一陣鑼鼓聲,他大喜道:“驚蟄未聞雷,擊數聲鼓代天地宣威。”情景相融,渾然天成,令人拍案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