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 晉
在德國北部海域有一塊灰色的條形沙洲——斯比克魯格島。這個島看起來并不十分迷人,然而島上的居民們頑強執著地追求大自然回歸的精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座島因此成為世界生態教育最好的范例之一,被德國人譽為綠色圣地。
這座海島的邊緣沒有巖石的保護,也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修造一道道堤壩,以抵御海潮的襲擊,保護柔軟的沙洲。島上德高望重的生態保護領導人尤利·伯埃反對這樣做,他只希望這座島嶼始終保持令人傾心的原始面貌,盡量不給島嶼的自然景觀烙上太多人類的印記。事實上沙丘上生長出的燈心草,有效地守護著每一寸沙土。
島上有800多名居民,每個人都十分刻關心島嶼的生態安全。因為他們知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惡果,從而最終破壞島上的生態平衡。所以無論是島上的居民還是游客,都必須嚴格遵守這里的有關條文。他們認為地球是屬于上帝的,人類無權污染它,也無權超越于其他生靈之上,更不能無故傷害這里的生命。
這里的船舶只有在漲潮時才能靠岸,因為島民們不愿挖掘港口,擔心那樣會破壞海洋的生態系統。島上始終保持著一種超然的幾近透明的寧靜。這里到處可以看到禁令牌;為了不引起空氣污染,島上禁止使用內燃柴油機,而只能使用電動的交通工具;向海鷗投食也被禁止,以免海鷗太多而泛濫;這里都是無煙區,島上居民和游客都禁止抽煙;就是放風箏、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也不受鼓勵;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被登記在冊,不容許任何破壞的行為。家庭垃圾被分門別類,分別裝進集裝箱,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海灘上,等集聚到一定的數量,島上公益服務部門派船運往大陸。盡管這樣耗資不薄,但能確保島嶼免遭污染。
島上偶爾也會有組織地捕殺動物,到時島民們手持獵槍,集體出動,在兩三天內槍殺大量的野兔、野鴨、野雞和鷗鳥。當然這不是為了取樂,也不是為了狩獵,而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尤利·伯埃認為,大自然并不總是保持仁慈與溫和,它有著自身的法則,比如弱肉強食,如果盲目保護動物,也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失衡。為了預防這里的人口超負荷增長,尤利·伯埃正努力使島上的人們意識到在這個超負荷的星球上,再大量增加人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前來斯比克魯格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光是德國各地的游客每年就多達50萬人。早在25年前,尤利·伯埃就已經充分認識到,天然野景對德國人的吸引力,終會超過流行一時的海濱度假村之類人造景觀。多年來,尤利·伯埃本人一直堅持在島上舉辦生態保護講習班,德國各地的工會每年定期派人到島上參加講習班學習。尤利·伯埃認為,他和島民們只是想向世人證明:只有當人類不再干涉大自然時,大自然才能真正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