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信
六七十年代被稱為“小人書”的連環畫,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日本、港臺卡通畫對我國連環畫市場的占領及連環畫大師們的洗手改行,已經慢慢地退出了當年火紅的舞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新世紀到來之際,一度不被人們重視的小人書卻一下子成了收藏界的新寵。收藏界人士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爭相收藏小人書,真乃“連藏花開別樣紅”。
連藏活動高潮起再版精品受歡迎
1997年8月20日及8月24日,中央電視臺二套和一套先后播出了“小人書怎么沒有了”和“小人書的故事”專題片,該專題首次播出了連環畫收藏的信息。1998年3月10日,北京連環畫收藏協委會成立,1998年3月,中國版協連藝委成立收藏研究部,1999年9月26日,佛山連環畫愛好者俱樂部成立。2000年1月6日~9日。上海成功舉辦了“建國五十周年連環畫國畫精品回顧展”。同時中國美協第二屆連環畫藝委會成立,中國美協連藝委連環畫收藏學會成立。這次活動具有里程碑式的紀念意義,拉開了重建連環畫事業、連藏事業新世紀的輝煌序幕。
近幾年,再版的連環畫如《白蛇傳》、《三國演義》、《三國志》、《紅樓夢》、《水滸傳》等等都相繼受到藏界的歡迎。當然,也有很多盜版書緊跟其后。如第一本盜版連環畫《西廂記》共印制2萬多冊,此后盜版開始大量出現。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事實,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抵制。
小人書價值不凡拍賣會爆出天價
前不久,在上海舉行的連環畫拍賣會上,一本定價僅有幾分錢或幾角錢的小人書竟一槌拍下天文數字,令藏界人士目瞪口呆。其中有兩套以6000元起價的小人書最為引人注目,一套是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線裝全套26本《水滸》,另一套是1943年出版的全套10本《金瓶梅》。經過幾輪角逐,這兩套小人書的最后成交價分別高達1.9萬元和2.1萬元。
而今升值最快的小人書是80年代版大開本獲獎書,如《人到中年》400~800元,《邦錦花朵》400~800元,《斯巴達克思》(1—4)32開本600~800元,《地球的紅飄帶》400~800元。被藏界隊伍收藏的熱門連環畫套書當屬老版的《三國》、《水滸》,上海美術出版社新版的《東周》、《李自成》、《成語故事》,八十年代的《紅樓夢》及天津美術出版社的《聊齋》、《新歌》、《興唐》,河北棕色封面的《西游記》等。可惜的是,這些被收藏界爭相收藏的小人書卻是極難配齊的書。
小人書東山再起收藏界梅開二度
小人書之所以能東山再起,引起藏界的關注,這主要與小人書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無不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一本好的連環畫在內容上不但能夠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信息,在繪畫上它又要具備表現出歷史的真實感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如《山鄉巨變》、《窮棒子扭轉乾坤》、《白求恩在中國》等等。一些作品由于其內容帶有強烈的時代特色,在閱讀時能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情感震撼,并能使讀者對該作品進行反思和批評。像《傷痕》、《楓》、《牧馬人》等這類作品,它們的時代烙印將長久地印在人們的心中。還有“文革”時期的小人書、限量發行的大型獲獎套書、名人簽名或題跋,經過幾十年風雨保存下來的確實很少。又經過“文革”時期的“破四舊”,大量的連環畫被銷毀,更可惜的是五六十年代創作的連環畫原稿被毀、被抄,使不少作品成為了絕版。這些都是小人書升值的關鍵所在。
新世紀的來臨,給已沉寂了幾十年的小人書又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隨著時光的流逝,小人書的存世量正在日漸減少。收藏界正是看上了“物以稀為貴”這一收藏特點,不惜血本地爭相收藏,從而使這一被稱為“小兒科”的小人書再次風風火火闖九州。種種現象表明,連環畫事業的發展在進入21世紀后,它原有的一花獨放已變成了萬紫千紅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