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明
自然界中,當動物在發情和抵御外來攻擊時,便會自然發出用于聯絡同類的信息素。人類也一直認為,自己也是用這種方法來交流本能欲望的。例如,住在一起的女人經常會發現,她們的月經周期也變得相同了。這就是腋下腺分泌物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這種氣息是無味的。但至今科學家們仍無法解釋人體是如何發出氣息,又是如何獲取它的。這些信息又是怎樣傳送到大腦中去的。
許多動物。像老鼠、兔子、豬,都有一個叫Vomeronasal(VNO)的器官,它直接將化學信息傳遞到腦的中心區,引發本能反應。人類在胎兒時期,也長有這個器官,但出生后。它似乎并不起什么作用。現在.洛克菲勒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在人體中找到了一種名為VIRL1的基因,它可以產生信息素的受體。洛克菲勒大學的彼得·蒙巴特博士說:“在過去,人類通過解剖的方法了解它。而此次是第一次采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
蒙巴特博士和他的同事們還發現了七個相關的DNA片段,它們本應產生一種與信息素有關的蛋白質,但在進化過程中的某些階段發生了變化。這些“假遺傳因子”的存在還是個謎。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越來越少地使用信息素了。
要證明VIRL1是個“真”基因,可以產生信息素接受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名為Senomyx的生物工程公司正在研究:這個基因是如何工作的,人類的哪些行為由信息素控制。一些科學家則擔心研究結果被濫用,目的不良的人造激素會被濫用在廣告或是戰爭中,以期改變人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