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劉森的父親去世。不久,其母再婚。劉森不同意母親再婚,所以很少與母親來往,而且也不給母親寄生活費。他母親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一切生活費用都由其后來的老伴承擔。劉森的母親能不能要求劉森盡贍養義務呢?
我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變化而消除。所以,劉母雖已再婚,但她仍是劉森的母親,無論從感情還是從法律的角度講,劉森都應承擔起贍養母親的義務。
入住4年仍未辦產權證怎么辦
上海的趙先生于1997年12月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一份《商品房預售合同》,交房期為1998年6月底前。趙先生于1998年6月份裝修入住,至今未得到產權證,他該怎么辦呢?
趙先生可向房產商追索違約金,直至拿到產權證為止;追索不成,可要求退房,退房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訴。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房屋已實際交付的情況下,若房產商能在一審訴訟期間辦出產權證,則可不支持購房人的退房請求,但其應承擔逾期辦證的違約責任。
助人致傷能否獲賠償
金小姐的媽媽主動幫本村的老何家拆房。在拆房過程中,一面墻突然倒塌,她媽媽被砸斷了右腿,為此花去醫療費8000余元,金小姐的媽媽要求老何承擔醫療費用,老何卻說她是主動來幫工的,他并無過錯,拒絕承擔醫療費。金小姐的媽媽能不能得到賠償呢?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若當事人雙方對造成的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因此,金小姐的媽媽有理由要求老何賠償,若老何執意不賠,可以訴至法院,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吃水產品應注意什么
近來,李女士在超市見到很多不認識的水產品,本想買來嘗嘗鮮,可又聽說若食用不當,可能引起中毒,她很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我國《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1.黃鱔、甲魚、烏龜、河蟹、青蟹、蟛蜞、小蟹及各種貝類均應鮮活銷售,凡已死亡者均不得出售和加工,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買這些水產品時一定要買鮮活的。2.吃含有自然毒素的水產品,如鯊魚、鲅魚、旗魚必須去除肝臟;鰉魚應去除肝、卵;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如果有人賣,也千萬不要買。3.凡青皮紅肉的魚類,如鰹魚、參魚、鮐魚等易分解產生大量組胺,購買時必須注意鮮度和質量。在不能及時鮮銷時,商家應將魚背劈開,加25%以上的鹽腌制,以保證食用安全,所以,如果這類魚不是很新鮮,消費者要詢問并查看商家是否對魚進行了上述處理。
有“告示”就可以推卸責任嗎?
前不久,侯先生晚上下班回家騎車時不小心跌進一個下水道的井里(當時井蓋被揭開),造成股骨骨折,花去醫療費8500多元。傷愈出院后,他找到當地負責下水道施工的建筑隊,要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和營養費,但建筑隊以下水道附近有“前面施工,請勿靠近,發生意外,后果自負”的告示牌為由,拒絕賠償。建筑隊的做法有道理嗎?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所以說,即使施工者在井旁設了“告示”,但若“告示”設置不明顯,且沒有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一旦造成他人損害,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侯先生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人身傷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