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齡
暮色漸濃,下班回家的路上,一片片雪花在車窗外悠然飄灑,車內收音機里傳出一首首動聽的圣誕音樂。一首熟悉的圣誕歌曲令我精神一振,側耳傾聽:“JOYTOTHEWORLD……”(普世歡騰……)這喜悅歌聲徑直流入心田,我伸手將音量調大,自己也和著節拍唱出聲來。這歡快的歌聲伴著回憶,在心中蕩起串串漣漪。
去年的圣誕節,我們全家還在曼谷團聚。我們所在的教區早早就組織小朋友們排練歡慶圣誕節的節目,其中之一就是這首童聲合唱《普世歡騰》。海倫和一群年齡相仿餓孩子們扮作報喜天使,在演出一開始高唱這首歌。她學了以后,回到家里便由爸爸媽媽督促操練。因為這支歌節奏明快,符合兒童的性格,所以不用多久,只要我們為她放好CD,剛滿兩歲的海倫便樂得端端正正地把自己擺在鏡子面前,自我操練,也許叫“自我陶醉”更加確切。
一旁各自忙碌的我們,都不禁被歌聲里的這個小小生命全心全意、歡天喜地地向世界報告圣誕的氣概所感染和鼓舞。演出那天,孩子們朝氣蓬勃,讓在座的家長們真切地為之感動。說來自己也會驚奇,當初一直給海倫喂奶到她兩歲多的媽媽,此刻竟然懷中空空,只身一人在美國求學工作。那時真的很難想像離開女兒的日子該如何是好。但是,先生比我還清楚地意識到,讓我就此放棄深造的機會是一件更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本以為,為了家庭和女兒,就全讓它作為一個美好的愿望漸漸地從心里淡出吧。現在才悟出,原來先生一直在為我惦記著;而且,我們的女兒其實也成了我努力奮斗的動力。關鍵的時候,恰恰是家庭幫助我一步一步夢想成真。但是,入讀美國的商學院,自己從口音純正的北京人一下顛倒為說話帶口音的外國人。
地理上的分離甚至促進了女兒和媽媽在心理上的貼近。來到新天新地里的我,真切地體會到了生活對于海倫的嶄新意義,體會到了圣誕歌聲中,女兒發自生命深處的昂揚斗志與喜悅。逆境中的生活于是變作一種塑造。提到女兒對我潛移默化的幫助,還 有一首歌兒同樣功不可沒。那時我已經開始準備考試,忙得有時連海倫也會忘了接。但這樣的媽媽竟然沒忘了要海倫鞏固國語。試來試去,我發現她最喜歡看國產動畫片《西游記》。女兒沒有辜負我千里迢迢從祖國取來的這本“正經”。
每次我把CD放上,只等影片的主題歌《猴哥》聲起,她就能凝神斂氣,聚精會神地看上好半天。很快,她就能夠輕聲跟唱這首歌,隨后便是縱情高歌。盡管年齡實在太小,換氣還不利索,仍然堅持不懈,稱得上精神可嘉。我在一旁讀書,心中不禁暗自為女兒喝彩。爸爸下班回家,既要留心廳堂里的這位動作明星,又要在廚房里炒菜做飯。而我的考試成績也就是在這首雄壯的家庭交響曲中出爐的。
如此這般,還拿到了獎學金,媽媽總覺得這其中必定蘊含了女兒的美意。海倫對這首歌情有獨鐘,讓我們有時候抱著女兒便不由得自己也哼唱起《猴哥》逗她。這倒好,一發欲罷不能。因為海倫頓時緊接著氣勢磅礴地唱下去。外加摩拳擦掌,讓爸爸媽媽覺得懷中揣不下這只“猴子”。尤其是唱到“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時,我的雙臂便急忙招架,仿佛她那渾身上下洋溢著的活力真要噴薄而出。
美中不足的是,每逢這個小人唱得漸入佳境之時,便抱怨沒有金箍棒助興。等我終于托人從祖國買來了充氣的塑料金箍棒時海倫總算是形神兼備,并且從此更加專心修煉,不再打擾爸爸媽媽。雖說《猴哥》里的海倫儼然是一副氣壯山河的樣子。但在正式場合里,她還是蠻有“淑女”味的。海倫入學的第一天,校長便鄭重地告訴我,這些日子學校正在籌備一年一度的“驕傲之日”演出。演出定于不久之后的一個星期六,地點是泰國國家藝術劇院。屆時,每一個小朋友都會上臺表演。當時,我心中暗想,海倫此刻半路插班入學,到那時語言交流是否流暢還未可知,不去也罷。所以便一直按兵不動。平時我陪女兒在公寓里的兒童樂園游戲時,經常能夠遇見與她同校的小朋友的媽媽們。這些各個國家的母親們在一起閑話家常時,總會有人興致勃勃地展望這場演出,告訴我他們家已經早早地買好了票,預定了錄像帶,只等著一飽眼福。然而惟有我“執迷不悟”。
直到有一天,校長把電話打到我的辦公室,告訴我,海倫跳得最好,所以她被排在第一位。并且解釋說,她扮演一朵小茉莉花。一定是這美妙的話語,攜著裊裊的茉莉花香,與一個母親的心靈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我立刻就被她說服了。心中詫異著:海倫在學校里年齡最小,而且還徘徊于語言關外,怎么可能?看來,真的應了“音樂和舞蹈無國界”這句話。可是平日里小喜鵲一般嘰嘰喳喳的女兒,這回怎么這么沉著,回到家來,只字不提呢?我們猜想,也許在她幼小的心靈里,這又算得什么希奇,生活對于她來說,不就意味著“唱唱跳跳”嗎?演出在一個周末進行。我們早早地就張羅起來,舉家出動去看海倫表演。本以為會得著頭籌,其實停車場上已經停滿了車。
成人們幾乎全部著正裝,他們是小朋友的父母和親朋好友;孩子們也穿著節日的盛裝,一個個光彩照人,歡蹦亂跳。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不久,化妝完畢的小演員們由老師帶領著在前排就坐。司儀宣布校長致辭。我探頭張望,但此刻燈光已經暗淡,并且服裝是由學校置辦的,所以我也找不到我家的“小茉莉”此刻正坐在哪里。演出進行著。有泰北民族舞蹈,有中國功夫……畢竟是小孩,老師一邊安排著節目,一邊還得哄著他們。這不,一位老師抱著一個睡意朦朧的小朋友,像是在動員他下地表演。他的爸爸媽媽一定在臺下翹首以待呢!只見這個小朋友不住地搖頭,一副不情愿的樣子。這臺節目的“責任編導”就站在音樂指揮的位置,比劃著帶領小朋友操練。演著演著,兩位小男生捉對過著之際,弄假成真,旁邊立刻有老師跑過來把他們拉開;還有的小朋友似乎是求勝心切,結果未及出著,先把自己撂倒在地……這些別開生面的花絮,令人捧腹。我們心目中的高潮終于到了。先生不負攝像之職,先我認出海倫。那個邁著碎步被老師定點在第一位的果然是海倫。她潔白的紗裙上點綴著朵朵茉莉花,短短的頭發被老師用口者哩膠水固定成若干“朝天髻”,頓顯妙趣橫生。我一會兒望望遠處的女兒,一會兒瞧瞧先生手中的小屏幕,專心于她的一舉一動。這是她第一次遇上這么大的陣勢。剛剛站定,就被屋頂旋轉的鎂光燈牽了眼,不由自主地跟著轉了一圈。我想起彩排的那天,正趕上海倫的醫生為她打預防針,所以沒有“走過場”。好在女兒很快就定下神來,進入狀態。音樂響起,是一首好聽的泰國童謠,她的雙手和身體就隨著節拍自然搖動,真的起到了“示范效應”,讓身后各色“花朵”也翩翩起舞。男生則扮演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雖然情節簡單,并且還有一些小朋友顯得不知所措,但是這對兩歲多的娃娃們實在是一個鍛煉的好機會;小朋友們和老師互相配合,獻上這臺節目,也屬難能可貴。表演完畢,司儀請觀眾們向這群最小的演員致以特殊的謝意,然后讓他們退場。熱烈的掌聲中,小演員們紛紛鞠躬、下臺。
惟有海倫一個人,雙手合十,有條不紊地深施一個泰禮之后,直起身來,氣定神閑地直面臺下黑壓壓的一片觀眾。看來,她沒有全部聽懂老師的話,等到老師一路小跑上臺把這個“光桿司令”帶走時,我早就笑得前仰后合。直到看完節目,才恍然大悟,名為演出,實則是隆重的“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