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昌慧
《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是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八十年歷史的大型畫冊,該畫冊用了一千二百余幅圖片和簡短的文字,客觀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而苦苦探索的艱辛歷程;生動地展示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非凡的智慧膽識和超人的雄才偉略;真實地記錄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艱難險阻,不斷開拓進取的奮斗足跡;熱情地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的第一大特點。八十年來,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風云變幻,而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始終是我們民族、我們黨的不懈追求,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歷史就是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爭取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畫冊的編撰者遵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遵循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終將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作為貫徹全書的主線。始終把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帶領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取得的中國社會亙古未有的歷史性進步作為畫冊的主題,以脈絡清晰的主線及鮮明的主題,揭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黨的歷史進程中的偉大指導作用,揭示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偉大指導作用,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之后,又先后將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非常正確的。事實雄辯地說明,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集中了這么多的先進分子,組織得這么嚴密和廣泛,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這么多犧牲,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聯系,敢于堅持真理,善于修正失誤。歷經滄桑的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具有歷史的客觀性是畫冊第二個顯著的特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并非坦途。既有總體上的輝煌,也有局部的坎坷。畫冊的編撰者按照中國共產黨的兩個關于歷史問題的決議,按照黨的十二大至十五大的文件,以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實事求是地審視八十年的歷史。畫冊用大量的圖片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鬧翻身、求解放、治窮奔富所鑄就的歷史輝煌,特別是黨在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建國后的頭八年、改革開放后所創下的五度偉大的輝煌。
具有正確的導向性是該書的第三大特點。黨的歷史是一個重大的政治題材,從《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圖片的選編可以看出編撰者是懷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高度政治責任感,本著嚴肅慎重的態度而始終注意把握政治導向。在實事求是反映歷史本來面目的基礎上,突出地展現了黨領導人民向前奮進的發展歷程以及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使讀者正確了解和認識黨的歷史,從而深刻認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真理,認識社會主義的優越,從而堅定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是一部很好的催人奮進的黨史教材。
具有較高的學術性是本畫冊的第四大特點。《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用上篇、中篇、下篇把黨的歷史分為三個大的時期:上篇從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到奪取民主革命的全國性勝利,歷經二十八年分為五個階段;中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到走向歷史的轉折,歷經二十九年分為五個階段;下篇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共二十三年分為三個階段。這種分期既符合黨的歷史決議的基本精神,又比較客觀和準確地反映了歷史脈絡,體現了較高的學術水準。此外,《中國共產黨歷史圖典》采用了一些過去鮮為人知的照片,既為黨史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資料,也使讀者感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