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爽
吃五谷雜糧的人少不了要生病,生了病就要和醫院、醫生打交道。您在看病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好的醫生,聽到許多溫暖的語言,但也難免遇到一些不那么好的醫生,聽到一些不那么中聽的話。
本文作者是一位退休醫生,她有給別人看病的經歷,也有當病人的體會,她講的這幾則真實的故事也許能道出病人看病時遇到“不會說話”的醫生時的些許不快。
陳老太太60多歲的時候,因為看東西不清楚到醫院請眼科醫生診治,一位醫生為陳老太太檢查后告訴她:“老太太,您的眼睛等不到6年就會失明了。”老太太聽了這話心情很沉重,反復說:“不到6年我就看不到家里人了,也不能讀書看報、不能寫字作畫了……”老伴不信邪,陪著老太太又到其他醫院眼科就診,經過驗光配了花鏡,老太太就又能寫又能畫,又能讀書看報了。她繪畫勁頭十足,多次參加畫展,還屢屢獲獎。當初預言老太太眼睛要瞎的那位醫生沒想到16年以后,老太太又找他看眼睛來了。他在給陳老太太檢查眼睛后說:“老太太,您這么大年紀了,視力還這么好!”想必他早已忘記了,按照他先前的診斷,老太太早該在10年前就成盲人了。
也許,16年前,這位醫生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病人事后可以寬容醫生的經驗不足,但在就醫的時候,如果遇到輕易就下結論的醫生,不論醫生說出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應該像陳老太太那樣,再換一家醫院或再找一個有經驗的醫生,再做一些更細致的檢查,以便搞清楚疾病的來龍去脈,并進行有效的治療。
年近八旬的周老先生一向身體不錯。一日,他因坐著的時間長了些,感覺右腿窩有牽拉性疼痛。老先生來到醫院請骨科醫生檢查。醫生檢查后,讓病人拍攝大腿股骨頭部位的X光片。片子拍完后,醫生看了說,股骨頭部位的骨紋理不清晰,有陰影,懷疑是骨髓瘤,建議周老先生再做個骨穿取活檢作病理檢查。這時,在場的另一位醫生插話說:“快80歲的人了,這么大年紀,還檢查個啥呀!”雖話不多,可這句話的分量重千鈞,給全家人精神壓力很大。此后,患者和全家人寢食難安,跑遍了北京各大醫院請專家會診,又拍了多角度的X光片、CT片。可是,以后所拍的X光片和CT片中都沒發現異常,這才知道是原來的X線片拍片技術有問題。為了證實確實沒問題,家人又陪著周老先生到骨科專科醫院請骨瘤專家會診,又在這兒拍了數張X光片和CT片,結果骨瘤專家看了之后竟連連說:“老先生快80歲的人,骨紋理非常清晰,哪里有骨髓瘤的影像。老先生放心吧!多活動活動腿,做做理療,很快就會好的。”患者及全家人精神上的壓力一下子解脫了。果然,老先生經過肢體鍛煉及理療,很快右腿就完全恢復了正常。
依據一種檢查就下結論,尤其是惡性疾病,不僅會給患者和家屬的精神上帶來極大的壓力,而且也會讓他們多花不少錢財。看來,好醫院不僅要有高素質的醫生,還要有高水平的硬件。所以,病人及家人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不要只是一味地“急昏了頭”,而要像周老先生那樣選一家高水平的醫院,最好是專科醫院,請那里的專家再次定奪。
年逾七旬的何奶奶,十幾年前雙膝關節曾受過嚴重的外傷,近幾年,又因為行走不便摔傷了膝關節,新傷加舊傷,再加上骨性關節退行性病變嚴重,腿的活動很受限制,同時關節還有疼痛、腫脹、積液。一次,一位骨科醫生勸她做個人工關節置換術,但何奶奶患有心臟病,家人擔心她難以承受這么大的手術,何奶奶自己更是猶豫不定,這本是情理中的事,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旁邊一位醫生突然插話:“嘿,中國人平均壽命才70歲,您已經是70多歲的人了,即使手術失敗了也值得,再說您也不是會長壽的人,我看你就是5年的活頭,應當手術拼搏一下,如果成功了,活著的5年,腿不痛了,豈不是好事。”醫生的這番話給病人當頭一棒,剎那間何奶奶頭腦一片空白,一時語塞。從醫院回家后幾天,何奶奶才慢慢冷靜下來,她對醫生所講的話想了很久,還翻閱了很多資料,并沒發現因患骨性關節病而致死的病例。她想,無論國內國外,身體殘疾而挑戰生命、最后成功的人不乏其數。我一沒大病,二沒大災,為什么要被一個一點兒也不了解我情況的大夫宣判死刑?!不做手術,我還可以保守治療,再加上好好鍛煉,我相信自己會好起來,活下去,活他個八十、九十,讓他看看。
在對患者不負責任的醫生面前,我們要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患者。在憤懣不快之后,要像何奶奶那樣,冷靜地分析自己的病情,樹立與疾病抗爭的信心,然后積極尋求適于自己的治療辦法,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現在不是經常在討論病人選醫生的話題嗎?看了這篇文章,您現在該知道怎樣選擇一個好醫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