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振鶴
◎扁鵲壯烈獻身◎
扁鵲,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他因救活虢國(今河南陜縣東南)太子,使當時的人欽佩不已,說他有起死回生的醫術。他坦率地說:“我并不能叫已死者復活。巫醫說太子死了,其實太子并沒有死,我只不過讓可能活的人活過來而已。”
后來,扁鵲帶著門徒子陽、子豹等人來到秦國國都咸陽(今陜西咸陽市東北)。正好秦王得了重病,兼任太醫令的巫師李醯用巫術治療,病情反而更重。聽說扁鵲在咸陽,秦王打算請他來治療。李醯知道后十分驚恐,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竟在一個漆黑寂靜的夜晚,派手下刺客用劍刺死了扁鵲。
扁鵲為傳播醫學、反對巫術而獻身,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贊頌。后人把他的醫療經驗編成一本書叫《黃帝八十一難經》(簡稱《難經》),署名秦域人,成為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張仲景斗巫師◎
張仲景,漢末南陽郡人,幼年好學,終成一代名醫。
當時,群雄割據,戰爭不斷,各地瘟疫流行,巫師乘機興風作浪,對病人用裝神弄鬼的巫術和吞符水、涂香灰的方法進行所謂的“治療”,受騙而死的人不計其數。于是,張仲景挺身而出,與巫師作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當時,有一名婦女不斷出現幻覺,看到無數鬼怪追逐她,聽到鬼怪們責罵她,甚至撲到她身上。該女嚇得四處躲藏,發出恐怖的“救命”聲。巫師說她被“惡鬼纏身”,必須行巫術把鬼趕跑才得安寧。張仲景前來診視以后,笑著說:“這分明是一種叫‘熱入血室的傷寒病,哪是什么惡鬼纏身?”說罷,給病人扎了金針,又開了鎮靜的藥方。不久,她的病就好了。巫師只得灰溜溜地離去。
又有一次,一個孩子每到晚上便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巫師又說是“鬼附身”,用咒語符水來“驅鬼”,結果孩子的病更重了。后來,張仲景切脈,看舌苔,摸孩子頭頸和胸口,診斷此乃熱病,晚上發高燒引起了神昏譫語。經過辨證治療,連服幾劑藥后,病便好了。
張仲景目睹瘟疫流行和巫術坑害人,發誓說:“我一定要用畢生精力,把自己所有的醫學知識都貢獻出來,解民眾的倒懸之苦。”他寫出的醫學巨著《傷寒論》,系統地論述了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提出了診斷要領、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有力地打擊了巫師方士的騙人伎倆。
◎葉天士與張天師◎
清代前期,蘇州有一位治療時疫的名醫叫葉天士。有一年,蘇州城里時疫流行,不少人因此喪生,一些人便請江西龍虎山上的張天師來“捉鬼”治病。當時,他被皇帝尊為“正乙真人”,以“捉鬼”消災著稱。豈料,張天師來后并未治好病,自己還染上了瘟疫。只會念咒吞符、持劍捉鬼的張天師為了活命,不得不去求葉天士看病。還說:“我張天師是被鬼所迷,有法無處施。”
等他的病被治好后,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張天師想出一條補救的計策:買通葉天士身邊的童仆,打探到葉天士坐船從蘇州萬年橋下經過的時間。到了那時,他故意乘著大轎,也來到萬年橋下,遠遠看見葉天士船只過來,便大喊“停轎!”接著,他鉆出轎子,恭敬地站著,口中念念有詞,又上下左右地看望許久,待葉天士的船過了橋,才重新入轎,吩咐抬過橋去。聚集在周圍圍觀的人問他為何如此,他神秘兮兮地說:“剛才有‘天醫星在橋下經過,我怎好在他頭上跨越?必待他過去,我才能上橋啊!我的病就是讓‘天醫星治好的。要不是天上星宿下凡,一般人豈能治我的病?”
眾人聽了大驚,一問剛才過去的是葉天士。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張天師就使用這種故弄玄虛的手法來欺世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