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北京臺寧:看過貴刊124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為》這篇文章后,我想很多和我一樣的UFO迷都會發出持不同觀點的嘖嘖聲。王先生所言之親身經歷很值得我們研究,但所做出的結論并無實質說服力。理由如下:
不管是人造飛行物或是非人造飛行物都可分為兩種基本模式,即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先談有人駕駛,王先生是個摩托車駕駛員,走的是一條近路,顯然王先生對這條路的地形也很是熟悉。這是因為不是第一次走這條路了,如果說那個飛行器的駕駛員對地形和王先生同樣熟悉,那么可以假設這個飛行器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那里,是否有過類似的目擊報告呢?不知道王先生曾經駕駛過其他交通工具走過這條路沒有,對地形的感覺和騎摩托車一樣嗎?我這樣問的目的是因為文中指出的很像是一種新型的飛行器。在目擊報告中說,當車燈亮光被飛行物發現后,飛行物迅速逃跑了,如果是人造飛行器,它的逃跑理由是什么?不管是軍用的還是民用的飛行器,如此先進的飛行器會偵察不到在距它200米處有輛摩托車?
再談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又可分為人工智能導航和人工遙感導航。我認為外星飛行物都是采用人工智能導航的,也就是說飛行物本身的導航系統可以自動地躲避障礙物,并非熟悉地形。人類的眼睛可以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了可見光,當飛行器的速度達到了光速或更快,將無法用肉眼識別物體。地球上的人,我敢斷言沒有人能夠手動駕駛,即使是個地理天才也不能。
外星人并不是秘密的間諜,他們能來到地球意味著其科學技術在人類之上,也許他們懂得宇宙的法則,不允許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因為這樣會導致災難。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可以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知道幾千年前的木乃伊的死因,而并不需要木乃伊開口說話。
“和平”號空間站不是中國的空間站,上面的探測儀器也不受中國控制,有沒有發現過飛碟最有權知道的應該是俄羅斯宇航局,民眾想了解這些只能等待機密的公開。在地球上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掌握了飛碟技術,就可以統治地球,現在只是冷戰期,并非真正的和平。既然這種人造飛行器可以躲避任何國家的防御體系,那為什么不趁別國無能為力之時統治地球?
目前為止,UFO仍是謎,有關飛碟動力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假設討論階段,沒有人肯定飛碟就是以反物質為動力,能量守恒的規則也可以否定王先生所斷定的燃油和氫氣為燃料的理論。一縷白煙可能是飛碟與空氣摩擦產生的水蒸氣,一縷白光可能是水蒸氣折射太陽光所產生的。
文中所說UFO故意制造奇特的現象,是在故弄玄虛。我只能說文中所舉的觀點存在片面性,因為不是所有的UFO現象都是這樣。
不明飛行物在古書上都有過記載。古人是如何駕駛燒汽油的飛碟在天上飛翔的?宇宙是浩大的,人類是渺小的,宇宙中不可能只是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而且生命的形態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只是人類的科學研究還沒有這種認知。我們對地球的了解有多少?地球上還有多少的謎尚未解開,還有多少地方人類還從未達到過?UFO之謎早晚會被人類解開的。
北京湯依婷:看過2001年第4期《飛碟探索》雜志上刊登的王先生的《UFO可能是地球人所為》一文后,覺得文中有諸多不妥,特此借貴刊闡述我的看法,希望廣大愛好者批評指正。
通讀全文,作者的觀點首先是承認UFO是存在的,但否認它是來自地外文明,主張UFO由地球人駕駛。從文字中作者未透露所謂“地球人”究竟是和我們完全一樣,是來自科學更發達的國家的地球人,還是所謂“瑪雅人”后裔,或者深居海底甚至地心的“超能地球人”,據我猜測,作者的意圖應該是前者。雖然我們觀點不一致,但我并不否認類似觀點存在的必要性。需指出的是,作者所列論據實在無法讓人信服。
首先,作者說“大壩上漆黑一片”,又說“突然看見一個圓圓的黑東西貼著黃河的岸邊從下游漂來,沒有光亮,沒有聲響”。很難想像在漆黑一片的情況下還可以清楚看見一個不發光、無聲息的東西。
第二,作者所舉理由是飛行物對地形太熟悉,從未有報道說飛行物撞上高山或高層建筑物。我們應該可以想像一個可以飛越幾百萬光年,可以達到“無聲息,無光亮,并猛然升空,即刻消失(作者也親眼見證了)”的智能飛行器,摸清地形會是難事嗎?即使是地球上的飛行器,排除人為故障,也很少有撞到高層建筑或掉入江河的事故啊!
第三,作者認為UFO不與地球人接觸不合情理。何為情,何為理?人類的情和理必然就是地外文明的情和理嗎?在這里,我們不去爭辯第三類、第四類接觸事件的真實性,先舉一個例子:作為人類,你了解蜜蜂的某些生活習性,理解它們的某些溝通方式,但蜜蜂能理解人類嗎?UFO不與地球人正面接觸,或許因為存在太大的溝通障礙,人類還根本無法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我個人更欣賞另一種說法,他們不想打擾人類的正常生活,引起人類的恐慌。
另外,作者提到“外星人訪問地球的初衷似乎和地球人做秘密工作的規律一致”。但也承認“UFO經常光顧的區域大部分是荒涼地區域和防空力量薄弱的地域”。在這里我想提醒一下作者不妨捫心自問這樣的地方有做秘密工作的必要嗎?
第四,關于UFO的動力系統。作者認定人類尚無法在如此小的外殼內安裝一套反物質的動力設備,又根據尾氣推出UFO是使用燃油或氫氣,進而斷定UFO為“地球人”所為。這種表面上的推斷方法實在站不住腳。關于反物質動力設備作者也承認對于人類現有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而言,仍然只是一種未付諸于實際的科學推論。關于UFO的動力問題在我們的知識層面上,用核聚變所產生的強大能源來解釋更合理些,這種能源形式是宇宙間普遍存在的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歐美科學家所進行的可控核聚變實驗表明,這種能源可能是比我們更先進的地外文明掌握的。
第五,作者認為UFO在飛行中可以任意“前、后、左、右、上、下地直角飛行”,是“熟悉地球科學的科學家針對地球上的武器和觀測儀器的功能所達不到的范圍而設計的全防御性飛行器”。其實作者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如果地球上真有可以針對全球武器的全防御性飛行器,那世界上就沒有戰爭了。對于UFO這種特殊的飛行方式,我個人比較贊成斥力場的說法。一般,UFO的出現會引起強大的電磁效應,表現為類似通訊中斷,電力中斷等。由于電磁場具有可逆性,極性的不同可導致物體間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只要電磁感應強度夠大,就可以使物體得到懸浮乃至飛行的動力。我寧愿大膽設想飛碟乘員掌握了控制物質的方法,可以使基本粒子按序排列,產生所需的斥力和引力。在飛行中,突然驟停、直角轉彎是靠中止后面的斥力場,開動前面的斥力球,然后又產生側向斥力場。這樣,飛碟就可以直角轉彎,甚至突然倒退。
四川馮凌云:我仔細讀了貴刊2001年第3期的《地球是否真的會遭受撞擊》一文,發現其中有不少問題,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請大家指教。
作者把恐龍看成全是“龐然大物”,這完全是一個誤區。不要以為恐龍都是龐大的,有的恐龍很小,如身長僅有15米的似鳥龍和身長僅1米的細顎龍。此外,作者還犯了一個邏輯錯誤,既然鉻的同位素在太陽系中處于消失之中,那么如此多的鉻只能來自于太陽系之外,怎么能說來自地球之外呢?關于恐龍滅絕的問題,作者再一次把這個千古之謎的真相“斷定”了。所以我不得不再說一次,請不要把尚無定論的問題一個巴掌拍死。
山東宋朝暉:我對貴刊在2001年第4期刊發的黃德揆先生寫的《不速之客太空來》一文有幾點異議。
在“沖出地球”一節的第三段中說,飛往火星的速度為246km/s,以這樣的速度飛往距離1億光年的星球竟然才用12 000年。還有第四段中說到銀河系中心來回12萬光年的距離才用40年時間,不知是如何計算的。
再者,作者在第三段中同意光子箭的可行性,在此,我想提一下我的看法:
重力的加速度跟地球的引力有關,不知道在宇宙中的飛船是否還受地球引力的影響?
假如說它還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不同地點也不盡相同,比如在赤道上,g=9780m/s2,而在北京,g=9801m/s2,那么在遙遠的太空還會是10m/s2嗎?
如果是的話,當飛船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斷加速,當它的速度大于112km/s的時候,就會擺脫地球的引力。當大于167km/s時,就會擺脫太陽的引力。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嗎?還會有加速度嗎?再者,地球上的加速度是指向地球的,飛船要飛向宇宙不但不會加速可能還要減速,因此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還有一點,如果真的有達到光速的飛行器你也不必擔心被什么宇宙中的原子、分子襲擊,因為既然有能達到光速的飛行器,它的外殼一定非常堅硬,否則不等它被這些微粒襲擊早已被空氣摩擦而產生的大量的熱給熔化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幾點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