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18歲的程小姐有著一張讓許多人都忍不住要多看幾眼的靚麗臉蛋,1.63米的個頭也不算矮??伤龑ψ约旱膫€頭非常不滿意,希望身高能突破1.70米。有一天,程小姐在翻閑雜志時,終于找到了“救星”——斷骨增高。雜志上說不久前在英國,這種手術成功地使求術者增高了12.7厘米。于是程小姐捧著這本雜志,跑到周圍各家相關醫院,希望醫生能“成人之美”,可遭到了每一位醫生的拒絕?!俺鲎廛嚲茌d可以告!那么醫生拒醫為什么不能告!我要去告他們!”程小姐漂亮的臉有些氣得變形。由于程小姐狀告醫生“拒醫”的理由不成立,所以官司沒有打成。
[點評]上面所說的斷骨增高,醫學上稱肢體延長術。它主要是利用骨骺的特殊結構和生理特點設計并施行的。
人體胚胎早期,骨骼是軟骨,硬度如同干固的糯米糕,用利刀稍稍用力便可切動。隨著時間推移,軟骨慢慢骨化。首先,粗大骨骼中心出現堅質骨,最初如同一個“果核”(醫學上又稱骨化點,或初級骨化中心),慢慢向兩端擴大。不過,直到出生時,嬰兒大骨兩端及許多小骨仍然是軟骨,可以輕度變形以適應不太寬暢的產道,避免出世時損傷自身和母體。隨著孩子不斷生長,在大骨兩端軟骨之中又出現堅質骨“果核”(次級骨化中心),并慢慢擴大。最終軟骨全部演變成堅質骨,與第一次骨化中心形成的堅質骨“合龍”成為一塊,再也分辨不出,醫學上稱愈合(與骨折之“愈合”意義不同)。兩次骨化中心形成的堅質骨之間,很長時間內仍然保留著薄薄的一層軟骨,即為骨骺。在x線片上,表現為一條線,稱為骨骺線。骨骺具有特殊的能力,其軟骨細胞不斷增殖生長,再演變為堅質骨,從而促使骨骼縱向生長,個兒長高。
如兩下肢因傷病(如軟骨損傷、骨折重疊愈合、骨與關節感染、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脊髓灰質炎等)引起不等長,可在較短一側肢體骨骺線截斷骨骼(人為造成骨折),在其上下橫貫穿人數枚鋼針,再將骨延長器固定于鋼針皮外部分。擰轉延長器上的螺母,即可拉開截骨間隙。每天延長一點點(約1毫米),循序漸進。由于此處骨質生長能力特別旺盛,一邊拉開,一邊愈合成骨。積少成多,便可將骨骼延長。肢體其他組織如皮膚、肌肉、神經、血管等皆可同時延長。據文獻報道,可平均延長5~6厘米,最長可達22厘米。
這種手術的合適時機為8~15歲,此時骨骺將閉未閉。過早延長,患側骨骺可因截骨受傷,影響發育增長,對側則照常生長,從而造成新的不平衡;若骨骺完全閉合時間過長,生長力不如以前旺盛,則難以愈合生長。為了避免膝部嚴重并發癥,一般多選擇在小腿踝關節附近手術。
由此看來,此手術確可用于為矮身材者增高。但對這一問題,目前骨科界仍有爭議。一來身材矮小并非病態。報載中說的程小姐身高1.63米,作為中國女孩子,已不屬矮身材。二來骨骼延長術畢竟創傷較大,有一定風險。除易發生感染和骨折外,牽拉過度還可引起神經損傷,發生癱瘓,或血管痙攣,肢體營養障礙。為使身材增高所做的手術,又與一般肢體均衡術有所不同,須兩側同時延長,除費用更大外,創傷、風險也均增大。對此,無論是施行手術者還是接受手術者,都要慎而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