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攸德
在相同的環境及類似的刺激下,有的人易患癌癥,有的人不易患癌癥。即使患了相同的癌癥,又得到幾乎一樣的治療,也是有的人死亡,有的人治愈。這是為什么呢?顯然與個體的性格差異有關。
癌癥性格的具體表現如下:①性格內向。表面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怒氣沖天,痛苦掙扎。②有精神創傷史。情緒抑郁,好生悶氣,生氣時又不對外宣泄。③極小的生活事件便可引起焦慮不安,心情總是處于緊張狀態。④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但心中其實又有所不甘。⑤遇到困難,事前并不斗爭,但到了事后又要做困獸之斗。⑥喜歡抑制煩惱、絕望、悲痛的情緒。⑦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的心理平衡。
癌癥性格主要包括壓抑及否認這兩種心理活動。壓抑是封閉情感的活動,不對外宣泄;而否認則是否定痛苦的經歷、思想和情感的存在。許多回顧性和前瞻性研究的結果均表明,以壓抑及否認行為為特征的人易患腫瘤。有人對某企業的2 018名中年男性職員進行20年調查,發現心理憂郁組癌癥的發生率、死亡率高,具有癌癥性格的人癌癥發生率更是比普通人群高3.15倍。
癌癥性格促發腫瘤生長的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許多種解釋。概括地說,主要通過了3條途徑:①促進癌細胞生長;②損壞機體免疫功能;③改變機體酶系的活性,影響化學致癌物的轉化。
無疑,癌癥性格是一種致癌的原因。癌癥性格對癌癥的預防和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自己發現是癌癥性格,也不必恐慌,因為癌癥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性格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因素。建議你有意識地作一些調整,改變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如:把自己心里的痛苦和煩惱講出來,可以向朋友或親人訴說;與眾人意見不同時,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悶在心里;對不滿或令你氣憤的事情,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盡可能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果是癌癥患者,除了上述的調整外,還需要以積極的、樂觀的態度向癌癥挑戰。克服不良性格的負面影響,就會增加癌癥治愈的機會。
一個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環境和教育的影-自下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逐漸發展起來的。性格雖然是人的心理特征中相當穩定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仍然是有改變的可能的。讓我們挑戰癌癥性格,創造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