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先
還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在同學家見到過老版的《辭海》,盡管封面嚴重破損,主人還是補了又補,放在案頭最顯眼的位置。
當時我驚奇竟有如此的大書,內容又是如此的豐富,深為編書者的學識感佩。后來,才知道這部《辭海》是1936年版本熛虜1937年出版,主編是舒新城,他為辭海整整勞累了一生,于l960年68歲時去世。
“文革”中,老版《辭海》當成“四舊”燒毀,在“批林批孔,反對投降派宋江”時,需要查詢資料,只有少數大圖書館里有一種1965年版本的《辭海》未定稿,此時主編已換成了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原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他于l977年19月29日逝世后,由曾任過上海市委書記的夏征農繼任。
l980年,我終于買到了一套“3+1”熒現邢鋁砑硬鉤潯荊牭1979年版的《辭海》,當時有一種薄紙的合訂本,考慮到字太小,我到50歲以后看不清楚,就多花了一倍的錢買了4冊的大字本。
l979年版本《辭海》集三代主編,5000多位專家集體智慧,歷60多年而編成,是翰林杰作、書之典范,具有世界級的權威,它幫助我讀書、寫作、核實資料。在從1985年興起的“振興中華”職工讀書活動里,一次又一次的全國級、省市級知識競賽,圖書館的字典辭典幾乎被人翻破。自備的《辭海》和大量的圖書資料常伴我度過不眠之夜,我和我們的讀書小組能頻頻取得優異成績,《辭海》功不可沒。
在迎接新世紀到來之際,《辭海》推出了配有l6000幅彩圖的新版本,與1989年版相比,知識更新速率更快,部頭更大,價格再上一個檔次,我依舊舍不得相伴20余年依然完好的1979版《辭海》——新知可以從網上、報刊上尋覓,老友卻人生難得。這套《辭海》實用性仍在,收藏價值和“傳家”作用,非新版能夠替代。閑來逛舊書攤,偶爾能遇見l965年版的發行量只有l5000部的“中年版”《辭海》,更能廉價買到1979年版的分冊,但是再想得到兒時引我進入知識殿堂之門的“老年版”《辭海》,只怕是難于上青天了。
《辭海》這一浩大的系統工程,開中國人編撰百科全書之先例,僅從版本學看,除1936年初版,1964年中年版珍貴外,尚有1947年合訂本,l963年4月只印了60分冊的“試排本”,1975年底出版的《辭海·生物分冊》,以及1979年第一次印刷只有30萬冊的縮印本,都是收藏佳品。此外,與《辭海》相關的回憶,研討文章、專著,剽竊《辭海》的一些詞典,都值得收羅。國外有“大百科全書學派”,國內,以復旦大學教授為基本隊伍的“辭海學派”,其持久熱情、嚴謹認真的學風,想必同樣會影響幾代甚至幾十代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