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武
許多目擊事件中UFO的空中運行特性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這其中如果一部分UFO是外星球先進的太空飛行器,那么它對地球上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有著極大的啟示。于是,國內外的一些科學家開始進行對飛碟的技術試驗研究。
目前對飛碟的試驗研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仿制圓盤形飛行器
這類技術試驗研究的主要目標是仿制外形為圓盤形的飛行器,力求從外形上接近觀察到的飛碟,以此希望獲得更佳的飛行性能。而其動力裝置仍是目前常用的噴氣式發動機或活塞式發動機。從動力系統看,這類飛行器與我們現在的各種飛機相比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
進行新的動力來源研究
由于設想飛碟的動力并不是燃油等化學產品,一些人從假想出發,進行一些新的動力來源研究。這類研究內容以研究磁能占大多數。他們假設飛碟是以磁能為動力,進行各種磁能裝置的技術研究,或研究磁能發電機,或研究磁能轉換器。
還有一些尋找其他動力源的研究,比如正負電子的碰撞、光能的應用、其他基本粒子的演化等等。但這些基本都停留在假說階段上。
進行反重力項目的研究
設想飛碟具有反重力裝置,或者具有零質量等等。反重力是一個十分誘人的科研題目。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連引力波是否存在也沒有搞清楚,至于重力的本質是什么、重力傳遞的機制是什么更不清楚,因此研究反重力問題恐怕是無從下手。在反重力項目上如果會有什么進展,恐怕也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
綜觀對飛碟的技術研究,其特點在于,從一些假說出發,或以某些啟示為出發點,通過試驗去證實這些假設,并達到預想的結果,來求得科技上的飛躍。
但是,在進行這一類技術試驗研究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技術試驗必須有其可重復性,并有相應的數據和現象產生,絕不能帶有偶然性。所以,研究者應當重視實驗事實和理論上的聯系,及時地研究一些新穎的現象,并做出理論上的結論。沒有理論支持的現象會是盲目的,也是沒有前景的。比如,對磁能的研究,由磁場轉變為能量是如何產生的?其過程中磁力是否產生衰減?這些方面須及時總結,不要鬧出“永動機”那樣的笑話,白白耗廢人力和財力。
第二,幻想不能代替現實,科學技術的發展總體是一步一步前進的。這其中可能有飛躍,但不可能跨越必要的步驟。比如有人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要發展,還要完善,如果是這樣,這種發展和完善也是一步一步走的。正像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1的過程中,也是從證明1+9、1+8、……直至1+2,是一步一步前進的。地球上目前科技水平的發展也是要一步一步前進的。所以,一些技術試驗要考慮目前科學技術的水平。
第三,一些技術試驗研究是建立在“飛碟是外星球宇宙飛船”的假說上。一旦這一假說站不住腳,那么建立在其上的一些理論也就會同時垮掉。
我認為,對飛碟的技術研究是一項浩大的綜合性工程。它涉及到材料科學、能源科學、自動控制科學、通訊科學、生物科學等等。而且,它也是建立在已知的科學技術大廈的基礎之上的。研究者可能在研究過程中會對已知科學觀點有所突破,對已知科學觀點進行修正,但這需要大量的實驗事實。事實,在飛碟技術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