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忠
現代飛碟現象的開始時間被定為1947年,因為正是這一年,美國商人、飛行愛好者尼斯·阿諾德遇到了一隊奇特的不明飛行物體。在近幾十年間,世界研究飛碟的組織約有500個,許多人都聲稱自己看到了飛碟。這一切使人們聯想到有外星人的存在。但到現在為止,許多國家的軍人都認為,飛碟實際上是地球上制造的新一代飛行器,是人類設計才能的突出體現。從空氣動力學角度講,專家們并不排斥圓盤形、蛋形和球形飛行器的存在可能,因為它們完全可以飛行。還是在航空的開始階段,前蘇聯的著名發明家阿納托利·烏菲姆采夫就證明了這一點,他制造了圓形機翼的飛機,并稱其為球形飛機。后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間,人們又多次設計了圓盤形飛機。在美國,許多專家認為這種獨特的空氣動力結構極具發展前景。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訂貨,加拿大的AVRO公司也在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
前蘇聯也曾試圖研制圓盤形飛行器。1957年,在莫斯科近郊試驗了一架飛行器,它是在蘇哈諾夫的帶領下,由新西伯利亞的設計師小組制造的。俄羅斯最為著名的此種飛行器是“圓盤飛行器-1”(1950年)和“圓盤飛行器-2”(1962年),它們展示了不錯的空氣動力性能。總體來講,此種飛行器的結構設計是不成功的,因為圓盤形飛行器無法達到快速、機動的要求,只是在飛機制造史上給人們留下了一種技術方案而已。但是,這種飛行器的所有試驗并不是希望制造出一種完全新型的飛行器,只是人們已經習慣了的“飛機”的一種變形。
希特勒統治下的第三帝國的歷史至今仍有許多“空白點”,其中之一便是試圖制造出圓盤形飛行器,它是利用非傳統的方法來獲取升力和推力的。希特勒極力制造“毀滅性武器”,在許多技術方案中,有一種研制新型圓盤式飛行器的方案得到批準。在第三帝國中,從事這種不尋常飛行器設計的有數家實驗室。在什切青和多特蒙德有什里費爾和哈別爾莫爾;在德累斯和布列斯勞研究這一問題的有米特和別龍采;在布拉格從1942年起,在列托夫學校,魯道夫·什里夫斯和哈別爾莫爾也設計出了自己的方案。
但是,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捷斯卡·莫羅瓦工廠中工作的工程師小組取得了最大的成果。他們得以制造出直徑超過40米的圓盤形飛行器。在其中心配置有圓頂形駕駛艙,在其周圍借助于噴氣噴管轉動寬大的圓環。1945年,在一次飛行試驗中,該飛行器到達了12 400米的高度,時速達到200千米。根據其他材料,有一架此種飛行器早在1944年便進行了試驗,但在斯匹次卑爾根地區墜毀。
關于希特勒設計師們的其他設計,現在所知甚少。但有消息稱,1942年有一種叫“飛餅”的圓盤形飛行器由德國工程師茨梅爾曼制造完畢。它的許多性能是令人難忘的:圓盤幾乎可以垂直起飛,速度超過700千米/小時,著陸速度只有約60千米/小時。但它的飛行極其不穩定,因此并沒有投入批量生產。
另一個方案是圓盤形的直升機F-7,于1944年制造,似乎達到了當時不可想像的速度——2200千米/小時。現在保存有設計師給希特勒的報告,上面列舉有這一飛行器的性能,但飛行器的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沒有任何說明。根據對第三帝國所進行的對飛碟形飛行器的設計分析,可以斷定的是德國設計師應該擁有現代地球出現的不明飛行物的“知識產權”。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在地球上的一些科學家手中擁有部分失事或被防空部隊擊落的“飛碟”的殘骸,這可讓人們解開這一神秘的世界之謎,許多目擊者也證實了這一點。飛碟研究者指責一些大國的政府和特種機關封鎖有關消息。新聞媒體上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在許多國家建立有飛碟研究中心,如俄羅斯莫斯科附近、美國依阿華州的帕特森基地等。美國媒體曾報道稱,美國曾對擊落的飛碟殘骸進行研究,并將其結果用于研制本國的隱形裝備。如果這一報道能夠得到確認,那么說就可輕易地理解美國人為何對飛碟問題守口如瓶了。
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實,哪國的設計師得以制造出使用電磁動力的飛行器。因為根據飛碟專家的統計,絕大多數不明飛行物都是使用此種結構的發動機。有消息稱,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積極從事此項研究,如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有一個小組專門研究萬有引力問題。據稱,這兩個國家的許多科研機構中也在研究類似的問題。由于所有這些研究都處于絕密狀態,因此近期是不會向外界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