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奮
健康型家電正在成為市場新寵,不少市民在購置了空調器后,還要在客廳里擺上一臺空氣凈化器,對這種新流行的居家時尚,專家們發出了警告:小心!空氣凈化器也會害人。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一次環保研討會上,空氣凈化研究專家、上海交大信控系副教授吳吉祥提出:目前市場上有些空氣凈化產品,極易產生不利于人體的副作用。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了權威的室內空氣凈化器質量標準,其測定方法為,在被污染的室內使用一個小時的空氣凈化器,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細菌、有害氣體都要去除80%以上,優質的凈化器這個數字應當大于90%。吳吉祥認為,目前有些市售的空氣凈化產品并未真正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比如“負離子發生器”。使用過這類產品的用戶往往有這樣的體驗,就是室內表面的塵埃特別多,其原因是負離子對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有凝聚作用,原來空氣中的微小的懸浮粒子在負離子的作用下會凝聚成較大的粒子,逐漸在室內沉降下來,并吸附在墻、家具和天花板,特別是電視機熒光屏上,在人活動或物品移動時就會再次飛揚到空氣中去。
空氣負離子在醫學上被證明對人的生理功能有某些促進作用,因此,有“空氣維生素”的美稱。但是科學家也發現,高濃度人工空氣負離子對人體是有害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長時間生活在高濃度人工空氣負離子環境中的小鼠,表現出食欲減少、壽命明顯縮短等現象。因此,專家建議,對人工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的使用應持慎重態度。
去年,上海市一家以生產“臭氧發生器”作為空氣凈化裝置的廠家被勒令停產。以臭氧來凈化空氣,是更大的誤區。臭氧雖具有殺菌、消毒作用,但對人體也有害,這已是醫學上的定論。湖北省環保儀器設備檢測中心主任田一平說,臭氧已被作為一種污染指標,使用臭氧消毒只能在人體不接觸的環境中進行,用作居室空氣凈化,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專家建議,人們在選購家用空氣凈化產品時,應選擇那些能對懸浮塵埃、細菌病毒、有害氣體三大污染源進行全方位清除的產品。據了解,此類產品已經面世。
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