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藝術家金山逝世19年了。
1982年7月16日,北京首都劇場布置成臨時告別廳,劇場內四周掛滿了金山創造的眾多藝術形象的劇照,讓人們重新目睹金山的風采。更惹人注目的是舞臺兩側垂吊著兩幅長長的挽聯:
上聯是:雷電、鋼鐵、風暴、夜歌,傳出九竅丹心,晚春蠶老絲難盡。
下聯是:黨業、民功、講壇、藝苑,染成三千白發,孺子牛亡汗未消。
這幅長聯贊頌了這位人民藝術家整整半個世紀藝術歷程中突現的幾座豐碑,贊頌了這位赤膽忠心的愛國者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
是啊,人們不會忘記《賽金花》的演出轟動了十里洋場的大上海,金山扮演的李鴻章演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人們不會忘記在電影《夜半歌聲》中,金山飾演宋丹萍獲得的極大成功:一會兒年少翩翩風流倜儻;一會兒陰森森怪人怪態,令人毛骨悚然。他的外形逼肖和豐富的內心表演,征服了廣大觀眾。
人們不會忘記金山扮演的《保爾柯察金》中的保爾成了英雄的代名詞,青年人崇拜的偶像。在那充溢著革命激情的年代,觀眾看完戲后不肯退場,金山不得不長時間謝幕,感謝觀眾的厚愛。
人們不會忘記他在《屈原》中飾演的三閭大夫,和他編導的《紅色風暴》并主演施洋大律師,在契訶夫的名劇《萬尼亞舅舅》中飾演的舅舅。他編導的《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上海屋檐下》、《麗人行》、《文成公主》、《于無聲處》、《臺兒莊戰役》等等影劇中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1979年冬天,我有幸和金山同志相識,他當時是中央戲劇學院院長,我當時負責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戲劇卷起步艱難,這一卷包括中外戲劇兩大部分,卷帙浩繁,確定分支學科、制訂條目框架等一系列的工作請哪些人參加?從何入手?總編輯姜椿芳建議我去搬金山,請他參加戲劇卷的籌備工作。那天天空飄著雪花,我在中央戲劇學院辦公室找到了金山同志。這位我曾在舞臺、銀幕上見過多次的表演藝術家,雖年近古稀卻不失勃勃英姿。他待人和善、平易,絲毫沒有大藝術家的架子。我說明來意之后,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他說:“這個工作難是難啊,但必須要做,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此后,金山對戲劇卷的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是他動員了中央戲劇學院20多位教授、副教授參加戲劇卷的籌備和編寫工作,是他推薦這20多位教授、副教授承擔了十幾個分支學科的主編、副主編。
金山的本職工作很忙,社會活動也多,但對戲劇卷的工作抓的很緊,很細心,從不松懈。他每次見到我都要問:“戲劇卷的工作還有什么要我做的嗎?”
記得1980年3月的一天下午,戲劇卷編委急需開個會,會上要研究的幾個問題需要先和金山商量。我找到他時,他正在排演場給學生排《屈原》,他再三告誡演員創造角色要有一股瘋勁。只見金山邊示范、邊講解,給扮演屈原的學生說戲。他精辟的講解、精彩的示范表演,使我想起戲劇界一位朋友講的金山飾演屈原的一段軼事。
那是1942年,他在重慶排練郭沫若的名劇《屈原》。為了塑造屈原這一愛國詩人的形象,他如醉如癡,用他的那股瘋勁創造人物,他不顧人們笑談,穿著古代的長袍,走到大街上,走到江邊,孤身單影,徘徊在嘉陵江畔;背誦臺詞,練習身段,俯視著滾滾的嘉陵江水;他思索著屈原的且行且吟,使他怦然心動,他的血在涌,淚在流,終于激情澎湃,有如排山倒?!瓦@樣“水到渠成”,《雷電頌》長達15分鐘的臺詞一氣呵成了。這是《屈原》劇中高難度大段獨白,是《屈原》劇中的靈魂??!《屈原》的演出盛況空前,觀眾高呼:“屈原、金山,金山、屈原!”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特別前去觀賞金山的表演。《屈原》的作者郭沫若看后極為滿意,他說:“有金山主演,我保證轟動山城。”
50年代初,金山飾演保爾時,已是40多歲的中年人了,可是劇中保爾需要從十幾歲演到20幾歲。為了演好保爾,再難也難不倒金山。他為了減肥,家門口放置一條板凳,從上面跳進跳出,每天不知要跳多少次;再就是跑步,每天東方的天際剛剛露出魚白,金山已經從東長安街跑向天安門往返幾次了。
金山那超群的藝術魅力以及他那百折不撓的執著精神,終于塑造了保爾這個舉世聞名的英雄形象。
金山對大百科全書戲劇卷工作抓的很緊,僅編委會就召開了十幾次之多,擬定、修改了八稿條目,還特地派了四名教授專程赴上海、南京等地開座談會,征求意見,對行動不便的老戲劇家黃佐臨、于伶、陳白塵進行專程拜訪。對人物上書更是一絲不茍,慎之又慎,生怕漏掉該上書的每一位藝術家,而對他自己上條目的問題卻只字不提。
金山身兼數職,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的工作都要在他院長辦公時間之外來完成,他的負荷超過一個健康人的正常工作。而他又極其重視工作效率,每天工作排得滿滿的,我常見他中午在辦公室邊啃面包邊談工作。他在超負荷運轉??!
戲劇卷編撰工作開展后,聽說他身體不好,我有意識地盡可能不去打擾他,可他牽掛戲劇卷工作,放心不下,從醫院寄信給我:
白巖同志,您有什么事讓我做的,請事先和我院副院長阮若珊同志聯系,她的電話是44.5269,我不日去德國訪問,三周回國,如需要臨行前晤面,請事先和劉厚生同志約好,我在醫院等候通知。
金山
二月二日
1981年春天一個下午,戲劇卷編委召開小型會議,與會同志都知道金山這天下午要去參加西德大使館舉辦的招待會,不會來參加這個編委會了??墒沁@個會剛開始,金山就來到了會議室,他說還有一個多小時,先參加這個會再參加外事活動。那天他身著白色西裝,系紫紅色領帶,衣冠楚楚、風度翩翩。誰能想到眼前這位瀟灑風流、鼎鼎大名的藝術家當年曾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呢!1932年,年僅21歲的金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參加了左翼戲劇聯盟,他組織領導過光光劇社、無名劇人協會等進步戲劇團體。抗日戰爭爆發后,輾轉千里演出抗日救亡戲劇。他還以旅港劇人協會名義在香港、東南亞等地演出有影響的進步名劇。金山按周恩來的指示,利用他復雜的社會關系,一方面深入底層為工人演出,另方面活躍在國民黨上層,直到進入總統府。日寇投降后,周恩來考慮他有獨特條件和活動能力,派他去長春接收長春電影制片廠,名義上他是國民黨接收大員,實際上是去保護這塊文化陣地。剛剛接收這塊陣地不久,在東北政局風雨飄搖中,他就編導了電影《松花江上》,郭沫若、田漢譽之為“是一部驚人的現實主義電影”。
金山在戲劇、電影中扮演過許多角色,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而那些年代他除在電影、戲劇舞臺表演之外,也在政治生活中演戲,扮演國民黨的各種角色,諸如接收大員、南北通航談判代表等。1949年初,歷史又把他推向更重要的位置,參與了令世人矚目的特殊使命,他被李宗仁提名為國民黨政府赴北平和談代表團的顧問兼談判代表章士釗的秘書。事實上,這是周恩來有意促使他用大智大勇完成這件光榮特殊任務的。他每天扮演兩種角色,白天若無其事的和國民黨代表一起開會;到了晚上,他尋找機會悄悄地來到東交民巷一個小紅門前,這里住著我黨地下工作負責人李克農,金山把國民黨代表團談判的底細以及李宗仁的密電,都一一向李克農匯報,使中共代表團在談判桌上處處都贏得主動。
神奇的地下工作者金山,就是這樣赤膽忠心不辱使命的?。?/p>
北平和談之后,張治中和金山已成朋友,但當他得知金山是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時,他驚詫不已,他不能不佩服金山的足智多謀和隨機應變的天才,他竟然能在國民黨上層要人眼皮底下滴水不漏、應付自如。張治中和金山開了個一語雙關的玩笑,說:“金山啊,你真是個好演員啊!”
金山這位神奇的地下工作者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能出入虎穴,為人民解放事業立下豐功偉績,卻逃不過“文革”的牢獄之災。金山被關押8年出來后,已是耳聾眼花、老態龍鐘、一瘸一拐的老人了??僧斷囆∑酵玖ν炜駷憣嵭懈母镩_放,他又是雄心勃勃仍像火一般的熾熱。他被任命為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之后,為辦好戲劇教育事業,他制定了“教學、科研、演出三位一體”的方案。他自籌資金為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小劇場而奔忙。他還親自導演了《于無聲處》、《屈原》、《上海屋檐下》一批著名劇作家的代表作。
這位主演、導演過40多部話劇,創作改編10多部電影,撰寫了數十萬字戲劇藝術論述的金山,在戲劇舞臺上被譽為話劇皇帝,在電影銀幕上享有盛名的老藝術家。憑他多年藝術生活的敏感,早在70年代就看出電視劇的潛在能力。他通過新聞媒介宣傳、講述發展電視劇的構想被胡耀邦同志知道了,1978年5月17日,胡耀邦在中南海接見金山和趙尋,胡耀邦聽了他們的匯報,非常贊賞。不久,批準電視藝委會正式成立,任命金山為藝委會主任。在電視劇藝委會初創的日子里,他不停地奔跑著,一會兒審查片子,一會兒開座談會,他的血壓高到190,有時實在支持不住時,找個借口去輸一次氧氣,再繼續工作。
在金山生命的最后時刻,那天他在戲劇學院召開會議討論建小劇場的方案,之后去天橋劇場看一個以失業為題材的南斯拉夫影片;下午3點鐘從我手中要去戲劇卷第八稿的條目,4點鐘他的秘書電話通知我:金山明天準時參加戲劇卷的編委會;晚上他又審查藝委會的一部電視片……
7月7日早晨,細雨蒙蒙,8點30分戲劇卷的編委劉厚生、葛一虹、舒強、夏淳等相繼來到會場,可是一向準時到會的金山同志卻遲遲未到。此時大家還不知道金山同志已于清晨4點鐘因患腦溢血與世長辭,他永遠不會來了。
悲痛之余,我想起金山同志常說的那句話:“現在是我生命最后的時刻了,我要做最后的拼搏?!?/p>
金山的人生是熾熱多彩的,他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披肝瀝膽,他為祖國的藝術事業拼搏了一生,最后在拼搏中倒下……
(責任編輯舒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