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為期三天的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勝利閉幕。這次會議宣布正式啟動更高級的泛非組織——非洲聯盟。
非統組織的改革版
非洲聯盟是在非洲統一組織的多年發展基礎上成立的。1963年5月,非洲已獨立的31個國家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首腦會議,宣布正式成立第一個泛非組織——非洲統一組織。此后,推動非洲進一步團結、聯合、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的努力一直都沒有停止過。1999年9月,非統組織第4屆特別首腦會議在利比亞蘇爾特舉行,會議通過了《蘇爾特宣言》,決定在2001年成立非洲聯盟,由此進一步確定了非洲政治、經濟和社會一體化目標。今年3月2日,非洲統一組織特別會議宣告非洲聯盟成立,當時卡扎菲動情地說,這是一個值得非洲人驕傲的日子。本屆非統首腦會議討論了建立非盟各機構的具體事宜,并正式啟動為期一年(至2002年7月)的非盟的組建工作。
非洲聯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非洲聯合自強發展的必然產物。
成立國家間聯盟是泛非思想和泛非運動的一個重要目標。20世紀60年代,隨著非洲風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斗爭達到頂峰,大部分國家獲得獨立,一些具有較濃厚泛非思想的政治家開始為建立統一的非洲而不懈地努力。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當時的加納總統恩克魯瑪。他的名言“非洲必須統一,否則即死亡”傳遍整個非洲,警示著每一個非洲人。早在1963年,他在《非洲大陸的政府》報告中就極力呼吁實現非洲統一的三個目標:一個統一的非洲共同市場,使用共同貨幣,有一個貨幣區和一個中央銀行;一個統一的國防,有聯合的軍隊和防務戰略以保衛非洲的全部領土、領海和領空;采用統一的外交政策和手段,共同維護非洲大陸的安全和發展經濟。恩克魯瑪的這個理想也是后來的非洲各國領導人不懈追求的目標。而非洲聯盟的成立正是這種不懈努力的結果。
非洲聯盟實質上是非洲統一組織的改革版。當初非統組織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實現非洲大陸的完全解放,隨著1994年新南非的誕生,它的歷史使命已基本完成。非統組織是一個組織松散,沒有實際權力的組織。一年一度的非統首腦會議由于各國分歧較大,很難形成統一的意見和決議,有時即使形成了也難以付諸實施。由于各國首腦在動蕩的政局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有效地鞏固和維護自己的政權,很少真正反映普通人民的呼聲,非統組織也就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然要大打折扣。非統組織的改革勢在必行。
進一步加強本地區的經濟合作是非洲聯盟成立的一個內在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的發展,謀合作、求發展成為國際社會的主要潮流,非洲各國間加強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呼聲漸漲。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非洲被邊緣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作為單一政治組織的非統組織,顯然已不適應這種經濟發展的形勢。如何用政治一體化促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兩者融為一體協調發展,正是非洲聯盟成立的重要內在動力。
寄托了非洲人民無限希望的非洲聯盟,在非統組織的基礎上成立了,但它明顯不同于非統組織。在接下來的一年過渡期內,非盟將仿照歐盟的模式,建立起最高決策機構———聯盟大會、執行機構———部長理事會、立法機構———泛非議會、司法機構———非洲法院以及非洲銀行等專門機構。和非統組織相比,這些機構將享有更高的權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發展中國家大聯盟
非洲聯盟的成立是非洲發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事件。
非洲聯盟的成立表明,非洲在聯合自強的道路上又邁出關鍵一步,對于有效地解決非洲內部的戰亂和沖突,推進非洲的政治一體化,促進非洲的經濟聯合,加深非洲人民的非洲認同感以及加強非洲文化的融合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非洲聯盟的成立,使非洲各國更為務實、堅定地朝著一體化的目標邁進,從而使非洲的一體化趨勢不可逆轉。
非洲聯盟的成立,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也有利于國際社會朝著更加緩和的趨勢發展。近代非洲的發展使非洲各國認識到,單靠任何一個國家的力量是無力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聯合自強是非洲發展的惟一選擇和必然趨勢。
非洲聯盟的成立和發展,有利于加強南南合作,緩解南北矛盾。當前南北差距的逐步擴大,南北矛盾的加深,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發展中國家在改變當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斗爭中處于弱勢,而北方發達國家處于強勢。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途徑就是加強南南合作,增強南方的經濟力量,從而逐步加大對現行國際經濟秩序改革的力度,以縮小南北差距。非洲聯盟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第一個國家間洲際聯盟,也是最大的一個聯盟,是緩解南北矛盾的一種重要嘗試,所產生的示范效應將為南南合作提供一種很好模式。
非洲版“歐盟”路漫漫
非洲聯盟的參照物是歐盟,所以有人將非洲聯盟稱之為非洲版的“歐盟”。但非洲聯盟又不同于歐盟。非盟是全洲性的聯盟,各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且目前普遍面臨穩定政局和消除貧困兩大緊迫任務,多數國家的政治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遠未達到實現一體化的程度,非洲聯盟要帶領非洲實現政治、經濟一體化,并把非洲建設成為一個和平、進步和繁榮的新大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如何緩解非洲內部的部族、領土和宗教矛盾,形成有效的控制機制,對于非盟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也是非盟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第二,如何在一體化過程中磨合社會制度差異較大的各國,是非盟面臨的又一個難題。
第三,相似的畸形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是加深各國經濟聯合,推動非盟進一步發展的又一阻力。盡管目前非洲已有一些地區一體化協定,但非洲大陸85%的出口面向發達國家,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額很小。如何擺脫這種狀況,是非盟面臨的一大挑戰。
第四,和任何一個國家間的聯盟一樣,非盟同樣也面臨著如何更好地處理聯盟權力和各成員國主權的關系問題。對于非洲而言,最關鍵的是各國領導人是否真正愿意采取實際行動來促進非洲的聯合和團結。尤其需要他們讓渡一部分權力,恐怕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此外,非盟自身建設的資金不足,也將制約它的有效運行。據統計,目前非統組織的年度預算僅為3100萬美元,每個國家平均不到600萬美元,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國家經常拖欠會員費。
從19世紀泛非思想的興起,到上個世紀60年代非洲統一組織的成立,再到本世紀非洲聯盟的誕生,一幅聯合自強的秀美畫卷在這個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大陸無限地展開、展開……但愿這畫卷不要變成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