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思·荷路比斯基12年前著手寫小說,憑的是什么?嚴格地說,什么都沒有。這位32歲的中學圖書館技術員愛好閱讀,常常與書為伴,可是沒受過正式的寫作訓練,連夜間寫作班也沒上過。
當時凱思和丈夫杰夫有兩個兒子,起先只能在公余抽空寫,很快就文思泉涌,下筆如飛,完成了一本又一本小說。她說:“我動筆寫作是要向自己的創意挑戰,而不是想出書。”
兩年前,她寫給年輕人看的小說《獨自在90英尺高處》成了她第一本出版的作品。這對一位無師自通、也不是一心想成名的作家來說已算不錯?!拔視^續為了自己而寫,不過現在我也感到對小孩子有責任?!?/p>
創作不僅是出乎自然,對自己也有益。表達創意讓你可以善用余暇,紆緩精神壓力,有益健康。創作甚至可以把你磨煉得更聰明。神經生物學家羅倫斯·凱茨教授說,刻板的生活會令人頭腦越來越遲鈍。表達創意可鍛煉頭腦,在腦袋中激發電波。
想從創意受惠的人,所要做的只是鼓起勇氣,像孩子般勇于嘗試新事物,拋開老套,試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這是憑信念而致的行為,”茱利亞·金馬倫說,“在空白的紙上寫出一段一段文字是要勇氣的?!彼钦搫撘獾臅充N書《藝術家之道》的作者。
你會寫一本小說、繪一幅值得裝裱的畫,或者用家里那架舊手風琴彈一曲巴赫樂章嗎?以下是一些幫助發掘潛藏天賦的辦法。
讓創意流瀉
創作不一定要有過人意志,也不一定弄得人滿頭大汗。加拿大艾伯塔大學教育學教授茱利亞·艾利斯說:“創作就是要超越邏輯。另一個說法是開動我們的直覺?!焙芏嗳嗽隈{車、洗澡或打掃房子的時候想出最佳意念。美國格蘭美音樂獎得獎歌手莎拉·麥拉蘭有張食譜,叫“靈感閉塞燕麥葡萄干曲奇餅”,每當她推敲歌詞而苦無靈感,就做餅。
順其自然
想創意流露,我們就要改變生活方式,顯出本性,放棄“正?!钡淖鍪路椒?。戴艾迪·克蘭杜爾是訓練課程顧問,現年47歲,有一天在樂器店里參加“周末戰士”活動,就接受了這種挑戰。該活動把當過樂手的人和業余樂手組織起來,安排練習,然后演出。
克蘭杜爾曾在多倫多一支女子搖滾樂隊彈低音吉他,但那是25年前的事了。她說:“我為仍有機會演奏而興奮不已,便拿出支票簿,馬上報了名。我有點緊張,但創作欲也高漲起來。”
墨守成規或生活如例行公事均無創意可言。杜德·西勒寫過一本書叫《學天才思考》。他說:“憤世嫉俗的想法,即認為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一做的想法,常是創意的死對頭。憤世嫉俗的思想會吸干你的生命。創意卻賦予你生命?!?/p>
做什么都可以
從沒想過自己有創意的人,該從何入手呢?有一種理論指出,其實你內心深處早已知道想做什么,也許是繪水彩畫、做陶塑、寫詩、園藝、修復古典車,或者加入合唱團。另一策略是多方嘗試。就去上那個美術課吧,看看是否適合你。如果不適合就試別的;找尋的過程也很有樂趣。
金馬倫提議快速地寫下一張愿望清單,不要讓心里的審查員有時間一一否定。她所稱的這個心里審查員,會找出千百個理由說你做不到新穎而有創意的事情:“我沒有這種天分;我不夠聰明;我不是天才?!?/p>
史丹福大學工程學教授占姆·阿當斯說:“我的看法是,能力或智力都不能限制人的創意。”他曾在加州帕薩迪納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協助設計前往金星和火星的太空船,也曾教授創意思維30年?!跋胗懈鄤撘?,就必須冒更多險;而要冒險就是令大部分人裹足不前的原因?!?/p>
跳出牢籠
西勒說,點燃創意之火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日常工作弄得較有趣或較有意義。不妨另辟蹊徑,例如走另一條路上班,或者挑些日子完全改變生活規律,問自己為何做這些或那些事。要有好奇心,炒那盤菜有沒有更好的配料?客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布置?
金馬倫提供的激發創意方法是:早點起床,施行名為“晨光之頁”的寫作冥想技術;用筆寫下頁文字,寫什么都行。寫作冥想對想增進創意的人有何好處?它能令你頭腦清晰,助你挖出藏在心底的可能和愿望。金馬倫說,此方法的優點是并無正確的做法,因此你內心的反對聲音無用武之地。
金馬倫也鼓勵你每周赴一次藝術之約:聽一場音樂會,到藝品店瀏覽,或者去植物園看看。她說:“這些藝術之約往往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激發你的創意。阿當斯說,我們應多與富于創意的人交往,尤其是想法跟我們不同的人。有沒有作家、藝術家或園藝家協會可以讓你參加?
功出時間
研究指出,花時間從事創作是值得的。加拿大埃德蒙頓市十字癌癥研究所的緬納華藝術計劃讓乳癌康復者參加支援治療組,同時參加藝術活動。這些婦女不但創作了許多優美作品,還描述了如何用雙手創作而漸漸克服哀傷,踏進寧靜平和的境界。
準備轉變
你的天賦很可能無法令你名成利就,卻也許能改變你一生,使你在工作、社交和其他方面都有重大改變。金馬倫說:“想有更多創意,就要面對更多未知之數,可能要冒風險。”
但是未知之數正是創意之本。專家指出,風險好過安穩,因為安穩只會帶來憤世嫉俗、沉悶及電視機前的破椅。
阿當斯說:“我常勸人,如果心里有什么一直想做的事,就冒險去做吧。那件事往往就是你的天賦和能力所在。可惜許多人活到老都沒實現心中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