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婚紗業者在2000年上半季首推所謂的“新世代婚紗”,目標消費群是e世代年輕族群,雖然就適婚年齡普遍提高的趨勢下,要等到這群人結婚,恐怕是5年后的事,不過,現代人談流行的年齡層,其實是針對“心理年齡”的,當這些青春如陽光的新世代婚紗推出后,其實是一反過去面對婚紗攝影的成熟印象—一結婚必須是莊重嚴肅的,禮服、造型都必須成熟穩重;而新的概念則是,強調個人風格,輕松自在地結婚去。
林莉工作坊林吳英表示,新生代婚紗推出后,消費者或多或少都感染到這種“年輕勇于嘗試”的心情,因此,他們的選擇其實與生理年齡無關,普遍的接受度都很高,即使比較保守、傳統的新人,也會希望在某些細節上多一點變化,所以選擇這類婚紗作為攝影造型的很多,而觀禮時,仍然會顧及長輩與場面,選擇較傳統正式的服裝。
事實證明,愈來愈多的婚紗業者在2000年下半季陸續推出了相同概念的婚紗設計與攝影風格,尤其數位攝影時代的來臨,形成了另一股完全屬于新世代的影像語言,從化妝、造型、婚紗到攝影,比上一季更加完整地貫徹了這個“個人主義”強烈的新世代風格。
化妝——極自然與極風格化
青樺攝影藝術中心梁倩芬表示,過去的人像攝影比較注重完美無缺的美感,現在強調的則是個人特質的呈現,因此,在化妝造型上,青樺提出了“曬傷妝”或“凍傷妝”等自然的造型,不規則分布的腮紅如同日曬或雪地里的皮膚效果,透過攝影呈現出另一種自然的或極盡個性化的風格。當然,這種實驗性較高的化妝效果,多是在拍照時采用,以表現新人的個人特質與整體質感為主。
林吳英表示,不像過去多以包頭的發型為主,現在是依新娘目前的發長作變化;也許長發披肩或是短發加上配件,彩妝的重點也是以可愛、浪漫為主,腮紅、眼影以圓形為主,而非鵝蛋形的臉部線條。
禮服——時尚感強烈
造型師林莉表示,秋冬延續春夏年輕、不受拘束的自在風格,以無腰身、不刻意強調女性曲線為主要設計,簡單、干凈的線條,配合流行單品中如七分袖、寬褲管、超迷你短褲、牛仔布等,搭配流蘇、動物皮紋、皮草等配件。新人會比較偏好浪漫的色彩搭配,流行的金色、紫色、米色等都很受歡迎,不過秋冬推出的黑白、黑紅對比色,則是另一種強烈風格的訴求。
朱莉婭婚紗林常卉表示,拍攝這類婚紗的新人通常自我的主張較多,再加上拍攝場景也較另類,因此,造型師通常也會鼓勵新人穿戴自己的服裝或配件,再重新與婚紗公司的產品搭配組合,塑造出不同的感覺。強調年輕、時尚化的婚紗、禮服,也多了一種功能性的考量,那就是可以當作日常服裝穿著。林吳英即表示,已經有許多客人為圣誕聚會來租借服裝。從初春就很受歡迎的亮片衣,其中最暢銷的一款是大膽全露背的小肚兜,無論新娘或是一般年輕客人,都指明要穿。
攝影風格——MTV與曰本風
電子化的年代,新世代的美學觀受到科技的聲光影像影響極大,年輕人喜歡的MTV、數位藝術等真正的e世代文化,也同樣呈現在婚紗攝影上,包括攝影師本身也逐漸出現20幾歲的新世代,在觀念與角度上提供了不少新視野。
在數位婚紗攝影的投注已有頗長時間的青樺攝影藝術中心,前不久推出了一系列的成果,除了數位工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與想像空間外,新人的互動關系與造型也因此而自成一種風格。兩人的肢體關系比較直接地呈現,刺激感官、大膽的畫面與效果,透露出新世代對于身體、情欲的自在與自信。
其實,年輕人拍攝寫真集的風氣愈來愈流行,很多新人都愿意在拍攝婚紗時,展露自己傲人的另一面,甚至拍到連攝影師都臉紅的經驗也不少。這樣感官化的作品,新人留著自己欣賞或是廣為傳閱的都有。
日本風的影響無處不在,林吳英即表示,過去婚紗攝影的角度、新人的姿勢以惟美、端莊為主,和歐美婚紗攝影的典雅風格較近。但新世代面對鏡頭的表現,則有很大一部分是走日本風的,所謂日本風,可以從日本雜志、藝人造型上找到一些脈絡,如沒有表情的表情、干凈無塵的視覺效果或是甜美如偶像歌手的粉嫩質感等。
多年前一句“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的廣告詞引起強烈異議的新生代語言,如今倒是頗貼切地表達了所有人的心聲,那種帶著判逆與惟我的自信,其實已深深地進入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摘自臺灣《時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