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0日,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回憶錄〈〈總統馬拉松》的國外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首發式。當葉利欽面帶微笑打開一本新書之后,他很風趣地“警告”朋友和讀者說:“別指望能看到什么驚天內幕喲,但讀下來還是蠻讓人感興趣的。”葉利欽隨后首次全面披露了這本新書的全部內容;坦率承認自己對杯中之物的特別喜好,甚至因此在1994年蘇軍撤離柏林儀式上差一點當眾出丑的真相;通過俄羅斯間諜知道克林頓性丑聞的絕對內幕,但因為覺得實在有點不方便,所以才沒有向克林頓通風報信;選中普京當接班人,完全是因為他是受小時候讀過的書中主人公形象的影響。
貪杯幾乎誤了大事
關于喝酒,葉利欽在他的《總統馬拉松》新書中非常坦率地承認說:“我并不認為自己是貪杯如命。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就認為酒是減輕我工作、生活和內心壓力的惟一辦法。不過,也有因為喝酒差一點誤了大事或者當眾出丑的事。比如說,許多媒體都拍下我1994年參加蘇軍撤出柏林檢閱儀式時,我就喝醉了,以至于只能拄著一根拐杖出場,差一點就當眾出丑。我清楚記得自己當時只想喝幾杯以解除蘇軍從此就撤出柏林的復雜心情和內心壓力,幾杯酒下肚之后,我突然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這時我才想起來:該閱兵了!這次事件發生之后,我的好幾位助手給我寫了一封聯名信,他們在信中直言不諱地批評我說,我當時的表現和前言不搭后語的發言有損俄羅斯總統的形象和俄德雙邊關系,如果不改掉這個毛病的話,那么他們就誰也幫不了我了!看了這封信后,我沿著索契河散步,心情非常沉重。我終于明白了:我得繼續工作生活下去,我得找回我自己!這之后我才慢慢地改掉嗜酒的毛病。現在我還在喝酒,不過絕對嚴格按醫囑,每天只喝一小杯。”
早就知道克林頓的性丑聞
葉利欽與美國總統克林頓第一次見面是在1993年。年輕有為、面帶微笑、體格強壯、儀表堂堂、精力充沛的克林頓第一面就給葉利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葉利欽在書中寫道:“我被克林頓深深吸引住了。對我來說,克林頓總統擁有年輕一代政治家所有的特點,他認為未來的新世界應該是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地區沖突的新世界。”
最有意思的是,在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性丑聞在美國曝光前,俄羅斯情報部門就向葉利欽報告了這樁事,并且警告說,美國共和黨打算把這樁丑聞公諸于世。葉利欽當時很是猶豫:到底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克林頓呢?經過再三考慮,葉利欽決定還是不告訴克林頓為好。葉利欽說:“盡管我早在美國公眾知道這樁性丑聞前就知道所有的情況,并且有機會告訴克林頓總統,但我最終決定還是不告訴他為妙。
我作出這決定有三個原因:一是按我們俄羅斯的道德觀點,把這種事告訴他是令人反感的做法,不符合我們俄羅斯人的道德觀;二是我當時不大相信我們間諜機構提供的這一情報;三是我相信克林頓總統一定會有法子應付這碼事的。”性丑聞的曝光并沒有削弱葉利欽對克林頓的好感,葉利欽繼續寫道:“我們前前后后交談過20來次,絕不會因為性丑聞一樁事就改變我對他的看法。”
除克林頓之外,葉利欽深感可交的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包括德國前總理科爾、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在談到他與這些國家領導人關系時,葉利欽寫道:“盡管我們與日本人之間因領土爭端問題關系緊張,但小淵首相卻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德國前總理科爾因本黨基金丑聞而受到如今這種對待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就我本人而言,盡管科爾仍在受競選資金丑聞困擾,但我仍然很尊重他。最不公平的是,政黨與政黨之間的爭斗使他成了替罪羊,以至于被排除在德國統一10周年紀念大會之外。我個人不覺得他有罪。”在所有的主要領導人中,英國首相布萊爾與他的關系一般。
選接班人深受小說主人公的影響
葉利欽決定辭職完全是出于俄羅斯國家利益和身體健康狀況的考慮。葉利欽在新書中寫道:“走辭職這步棋完全是為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俄羅斯需要一位新總統,我不能不辭職。”
1997年3月剛剛進入克里姆林宮,出任俄羅斯地區事務官員的普京引起了葉利欽的注意。這個克格勃特工出身的年輕人跟克里姆林宮葉利欽身邊其他的助手都不一樣,他遞交上來的報告干脆利落,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東西。葉利欽在書中寫道:“不像其他人那樣,報告一遞上來就是長篇大論,就連芝麻大的一樁事都要跟俄羅斯和世界大局勢聯系起來,普京的報告是有什么就說什么。”給葉利欽印象更深的是:“就算我在最暴怒的時候,普京也能鎮定自若,沉著地回答我的問題。這使我對他有了這么一種感覺:這個年輕人能夠應付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大小事!”
1998年7月,有心重用普京的葉利欽任命他為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并打算授予他將軍軍銜。讓葉利欽大吃一驚的是,普京接受了總統的新任命,但卻拒絕接受許多俄羅斯人夢寐以求的將軍軍銜。普京直率地對葉利欽說:“我現在是文職,如果您允許的話,我就保留預備役上校的軍銜好了!”普京的性格和表現深深打動了葉利欽的心。葉利欽在書中寫道:“我要找的接班人的形象深受我小時候在書中讀過的堅定的將軍們的形象影響,普京就像是書中描寫的堅強果敢的將軍一樣,所以我最后選中了他。我相信普京完全有能力勝任總統的職位,現在終于證明他比我想象的還要出色,而且我辭職的決定是再正確不過的了。”談到他現在對晉京各種政策看法時,葉利欽在書中非常坦然地寫道:“我并非同意普京的每一項重大決策,但我總是克制自己不向他提出任何建議,或者是干擾他的決策;我從來沒有想過拿起電話來給他提意見。”
宣讀辭職聲明時沒有流淚
在他的自傳中,葉利欽說:“盡管我的辭職決定后來震驚了今世界,但我在克里姆林宮一間辦公室里錄制供電視臺后來播放的辭職聲明的時候,我的心情出奇的平靜,平靜得連我自己都不可思議。剛開始時,我非常緊張,突然間覺得自己的聲音像是沒了一樣。謝天謝地,他們總算沒忘記在我的桌子前放上一杯白開水。我輕輕地抿了一小口,原本緊張的心情就在那一剎那間出奇地平靜了下來。我開始講話了:‘尊敬的俄羅斯公民,尊敬的……’我當時的心情非常平靜,甚至沒有絲毫的動情之處,真的幾乎沒有絲毫動情之處。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在我發表講話的過程中,我的眼睛突然進了一小丁點的灰,我試圖用手來擦掉它。”這個小動作后來被成千上萬的電視觀眾當成是前總統說到動情之處而在擦拭眼淚。葉利欽在書中繼續寫道:“當我講完話抬起頭,看到整個攝像組都向我致敬的時候,我一時間甚至手足無措起來。”葉利欽在書中半開玩笑地說:“這個小動作的效果還真理想哩!許多人都被感動了!可事實上,我當時并沒有特別動情,更沒有流淚。說出來讓大多數人覺得不大可信的是,我事后也反復回味當時的感覺和情緒,我頗有些吃驚地發現,我當時的情緒和心情真是棒極了,非常地好,非常地高興!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當時會有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直到現在也不知道當時的那種心情因何而發。”葉利欽最后感慨地說:“也許我算不上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因為我不是那種感情特別豐富、特別會表演的人,那不是我的本性。不當總統后,真是一身輕。”這是葉利欽在新書中披露他宣讀完辭職聲明后最大的感觸。葉利欽在他的新書中寫道:“當我宣讀完辭職聲明,坐上專車離開克里姆林宮向莫斯科郊外的鄉間別墅駛去的途中,我車上的電話響了起來。我的助手告訴我:“克林頓想跟您通話。”我于是讓美國總統稍晚些時候,也就是傍晚5點鐘左右再跟我通話。我現在終于可以這么干了,因為我現在是一個領退休金的小老頭,而不是俄羅斯總統了,我現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無需考慮他是不是美國總統或者英國首相了。
[摘自法國〈〈歐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