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望江山療養院 (310024)
關鍵詞 觸診 推拿診斷 方法 應用
早在清代,吳謙就在《醫宗金鑒》中提出了以\"摸\"為先的正骨手法,闡明了\"手法者誠正 骨之首務\"的系統理論?,F代盡管普遍使用各種先進檢查儀器,但注重觸診,依據\"手感 \"來進行疾病診斷和鑒別,乃至指導治療,仍為廣大推拿工作者所推崇,下面對\"觸診\"在 推拿臨床診斷中的應用作大致的論述。
1 尋找壓痛點
壓痛點即是用手指觸按有疼痛或酸脹感覺的地方,最敏感的壓痛點,往往在筋膜、肌肉的起 止點、兩肌交界或交錯的部位。這是因為筋膜處神經末梢比較豐富,而肌肉的起止點、交界 或交錯部位所承受的力較大,長期摩擦后容易發生損傷。檢查壓痛部位大多可發現肌纖維斷 裂、韌帶剝離、軟骨挫傷等,也有因創傷性炎癥所造成的軟組織粘連、纖維化、疤痕化等病 理變化,因此,找壓痛點是尋找病灶最直接的方法。尋找壓痛點一般以觸按手法為主,急性 損傷如急性腰扭傷時,壓痛范圍較局限,觸按時痛點明確,壓痛敏感,常為劇痛或撕裂樣疼 痛;慢性損傷如慢性腰肌勞損時,壓痛范圍較廣泛,常需反復觸按才能找出其壓痛點或壓痛 區域,且程度較輕,多為酸痛、鈍痛。壓痛的深淺,常能反映病灶的深淺,所以觸按時 用力要適度,先輕后重,避免突施暴力。而壓痛部位的不同,也常提示損傷的組織不同,如 同樣是網球肘,肱骨外上髁上方壓痛,提示橈側腕長伸肌起點損傷;外上髁壓痛,提示腕短 伸肌起點損傷;若橈骨小頭附近壓痛,可能為環狀韌帶損傷;若橈側伸腕上部廣泛而明顯的 壓痛,則可能有血管、神經束的受壓。在神經損傷時,還常會出現放射痛,如腰椎間盤突出 壓迫神經根時,除病變腰椎棘旁、環跳、委中、承山等部位有壓痛外,且多伴有下肢的放射 痛。因此,尋找壓痛點要認真仔細,力求定位準確,不要被大范圍的擴散感和傳導感所迷惑 。
2 觸摸肌膚
《醫宗金鑒》云:\"以手摸之,自悉其情。\"觸摸肌膚可分以下幾點:①觸摸膚溫、搏動 。我們經常用手背測試患肢或損傷局部皮膚的冷熱以此辨別熱證還是寒證,并通過觸摸動脈 搏動來了解患肢血運狀況。膚溫較高一般提示新傷或局部瘀熱感染,膚溫較低則提示寒性疾 患,傷肢遠端冰涼、麻木、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則大多說明血運障礙、血管受壓迫。以前 斜角肌綜合征為例,由于臂叢神經及血管受到前斜角肌的壓迫,常出現患肢放射痛和麻木觸 電感等神經癥狀,或出現患肢冰涼、蒼白,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等血運障礙的癥狀,且癥 狀常會伴隨按壓前斜角肌而加劇。②觸摸肌肉肌腱。正常的肌肉觸摸時有一定的柔韌 ,但 病態的肌肉卻可表現為緊張、痙攣、弛緩、萎縮、震顫、條索狀硬結等。緊張、痙攣多是 急性肌肉損傷或上神經元病變的表現,如急性腰扭傷;弛緩、萎縮則是下神經元病變或肢體 長期廢用的表現,如周圍性癱瘓;條索狀硬結則多因外力損害或損傷性炎癥而發生變性、增 生肥厚或纖維化;肌纖維震顫則多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震顫麻痹等病。觸摸肌腱時,可 令患肌作主動運動,同時用手指觸摸相應肌腱滑動是否正常,若在肌腱處有疼痛、且能觸及 條索狀隆起則多為肌腱滑脫,而當手足部的一些長肌腱勞損、炎癥時,則觸摸該肌腱腱鞘時 常有觸痛、增厚、結節或波動感等等。③觸摸腫脹。在推拿臨床中,??梢娡鈧匝[、 關節積液、囊腫等腫脹。外傷性血腫,觸摸時要注意其范圍、膚溫、張力大小、是否隨心跳 而搏動,以估計有無較大動脈出血及出血量。淺表較大關節的積液,可觸得囊性感、波動感 、或浮動感,如膝關節積液達10ml時,觸摸髕骨常有浮動感。淺表較小關節的積液時,亦能 觸得一種彈性感。在慢性滑膜炎時,可觸摸到由炎癥浸潤而產生的關節囊增厚。囊腫可分滑 膜囊腫和腱鞘囊腫兩種。正常的滑膜囊一般不易觸及,但滑膜囊炎癥時,能觸得滑膜囊的增 厚、積液及觸痛,如尺骨鷹嘴滑囊炎,尺骨鷹嘴部常呈橢圓形腫脹,可移動、質軟,有輕度 波動感;腱鞘囊腫一般表面光滑皮色不變,與皮膚不相連,囊腫基底固定或推之可動,觸之 橡皮樣硬或有囊性感,無壓痛或輕微壓痛,多發于腕背、手指背面掌面、足背部等處。推拿 治療囊腫,一般將之壓破,用繃帶加壓包,再用按摩手法散腫活血即可。
3 按胸腹及穴位
胸腹常用的觸診法有深部滑動觸診法、插入觸診法、雙手對應觸診法。臟腑有病時,除在 相應解剖區域能觸及異常外,在特定的俞、原穴也可出現壓痛、結節或條索狀的組織變化。 如肺病者??稍诜斡崦浇Y節或中府穴有壓痛;膽病者除在肝膽區有壓痛外,還可膽俞或膽 囊穴有壓痛。《靈樞·背俞》云:\"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減,乃其俞也。\"當 熟悉各臟器的生理解剖并對經絡穴位有了全面了解后,我們??赏ㄟ^按胸腹及穴位來診斷一 些內臟疾病。
4 觸摸脊柱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指出:\"凡左右損傷處,只相度縫,仔細捻捺忖度,便見大概。\"患 者病變若在頸椎,一般由下向上觸按,病變若在胸腰椎,患者可取坐位(也可根據病情取俯 臥位),塌腰低頭,使脊柱后突,以拇指面沿棘突兩側自上而下逐節觸摸,注意有無陽性體 征:棘突有否壓痛、凹凸畸形;棘上韌帶有否剝離;項韌帶拿捏時有無響聲;棘間隙是否等 寬;關節突關節、脊肋角、橫突上、腰骶關節等有無壓痛;棘旁肌張力如何等等。比如腰椎 小 關節滑膜嵌頓癥與急性腰扭傷兩者都有骶棘肌痙攣,但前者壓痛點局限于棘突或棘旁,且是 深壓痛,腰前屈尚可,而后者壓痛點相對較廣泛且表淺,腰活動各方均受限,其疼痛程度較 輕。
通過觸診,我們可以進行多種疾病的診斷及鑒別。只要我們對正常生理解剖及經絡穴位有了 相當的了解,經過長期實踐便能達到\"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癥,機觸于外,巧生于 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俞大方.中醫推拿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 費北馥.中醫診法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4] 劉潤田.脊柱外科學.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
[5] 田紀鈞.骨錯縫的診斷與治療.太原: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7
[6] 曹貽訓.腰椎小關節滑膜嵌頓癥.中醫骨傷科雜志,1987;(3):3
讀者橋
張愛軍,32歲,自學針灸推拿10余年,后又跟兩名師學習3年,擅用針灸推拿治療各種頸肩 腰腿痛,愿向同行學習。通訊地址:遼寧省大洼縣第一人民醫院針推科,郵編:124200
劉致國,酷愛按摩與導引,系\"華佗腰腿痛治療、康復機\"發明者(中國專利號002106868) 。愿與同行交流。通訊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中鐵第十三工程局,郵編:1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