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151信箱51分箱中醫按摩診所 (730065)
關鍵詞 咳喘,小兒 按摩治療 中藥治療
小兒咳喘癥在臨床中并不罕見,且容易反復發作,給廣大患兒 、家長帶來許多的煩惱。5年來,在曹東衡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健脾益腎、降逆平喘法治療 小兒咳喘癥74例,療效可靠,現介紹如下,請同行指正。
1 臨床資料
本組74例患兒均為0.5~7周歲的嬰幼兒;男30例,女44例;發病時間最長5年,最短者3個月 ;以喘息為主的34例,以咳喘為主的40例。X光顯示74例患兒單側或雙側肺紋理增粗,支氣 管輕度或中度擴張。本組患兒屬實證者25例,屬虛證者29例,屬虛實夾雜者20例。
2 臨床表現與診斷
本癥的表現可分為虛、實、虛實夾雜三類。①實證多為外感所致,表現 為咳喘、痰盛、輕喘 鳴音、苔黃、指紋青紫。②虛證以喘為主,本類多為實證誤治、失治轉化而來且反復發作 。表現為咳喘、痰喘,夜臥為甚,鼻流清涕,厭食,疲倦懶言,舌苔白膩或光白、指紋 青白。③虛實夾雜型為咳喘只有實證的一部分表現,又有虛證的表現,如咳喘、痰盛、病情 反復發作,厭食,夜臥或受寒咳喘加重。
本癥的診斷并不困難,根據上述癥狀及X光顯示(肺紋理增粗,支氣管擴張或粘膜增生)即可 作出明確的診斷。
3 治療
治則為健脾益腎、降逆化痰、平喘止咳。
3.1 手法:患兒坐于椅子上或由家長扶抱而坐,醫者于對面而坐。取事先準備好的鮮姜汁 清肺經1分鐘,推大腸半分鐘,捏揉合谷36次,揉扳門半分鐘,分推掌橫紋1分鐘,掐總筋9 次,推三關300次,補腎水半分鐘,清天河水300次,順運內八卦100次,雙拇指按揉雙側肺 俞1分鐘,兩掌對搓患兒前后心半分鐘(以透熱為度),用兩掌分別搓兩則上肢(以透熱為度) ,最后掌按揉百會半分鐘。
3.2. 中保肺散治療:組方為:蛤蚧粉15g,川貝母粉20g,蜜麻黃粉15g,羅漢果粉10g, 細辛粉5g,半夏粉15g,白茯苓粉20g,太子參粉10g,甘草粉5g,僵蠶粉10g。甘將上述藥物 混合后,分成25份,每日1份,每份分3次用冰糖水送服。
4 治療效果
治愈51例(咳喘消失,X光顯示肺紋理及支氣管正常,隨訪1年內未有復發者),占69%;顯效1 2例(咳喘基本消失,在每次感冒后,仍有輕度咳喘,表現少量用藥即可緩解)占16.2%;好 轉10例(咳喘明顯減輕,僅在劇烈運動和天氣變化較明顯時,有輕度咳喘表現)占13.5%; 無效1例(經40天的治療,無明顯表現者)占1.35%。總效率是98.7%。
5 臨床體會
小兒咳喘癥屬中醫病名,西醫病名是喘息性支氣管炎,其病因主要在小兒素體不足,外感風 寒,風邪滯留不去,日久則傷液,繼而成痰,痰滯不去,日久生熱,痰熱互結,阻滯氣道, 清肅不去而阻礙呼吸。體質強者,郁滯則咳嗽,重者則 咳喘,又因溫邪化火,寒邪化熱,煉液成痰,痰阻氣逆,因而出現氣促等一系列肺氣閉塞的 證候。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脾濕失運,停濕生痰,痰濕上犯,阻礙呼吸或因腎 陽虧損不能納氣,升降失常而致氣急喘促,由于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為構成各種不同 類型咳喘的主要因素。另外,又有小兒因過食酸、辣、冷飲或經常迎風啼哭,損傷肺氣而導 致咳喘。從生理角度講,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因此容易導致外邪的侵入。基于以 上生理特點,故本癥多見于嬰幼兒時期,因此,在治療時應采取虛者補之、實者泄之等治則 ,以手法操作為主,中藥保肺散為輔,靈活辨證施治。
清肺經、推大腸可以開通上下之氣,斂肺平喘;拿揉合谷,可以瀉大腸之積滯以開通肺氣; 揉扳門分掌橫紋,掐總筋可以平喘止咳、利咽化痰,推三關可以清肺經之積熱,化痰平喘, 補腎水;推脾土順運內八卦可以健脾腎,提高小兒的抗病能力,按揉百會可以補肺腎之氣, 增強抗病能力。搓小兒前后心及上肢可以寬胸利咽,促進支氣管粘膜水腫的吸收。通過以上 的精心治療,均可使絕大多數患兒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