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興城市總裝備部療養院 (125105)
關鍵詞 暈厥,拔罐 神闕穴 副反應
張某,女,57歲,于1997年12月6日初診。患者素有神經衰弱病史多年。近兩個月來因家事 而致情志不遂,失眠、乏力等癥狀加重,伴心悸、易驚、煩躁、納差、口干,經中西醫治療 后,效果不顯,故特來針灸治療。查其面色潮 紅,舌質紅、苔微黃,脈弦細。擬針百會、內關、三陰交、太沖、太溪為主,經治療5次后 ,諸癥緩解。第六天來診時述昨日因感受風寒致腹部冷痛,囑先給其拔罐再行針刺治療。當 時因治療床上患者已滿,便讓其坐于椅子暴露腹部,以閃火法在神闕穴區給予拔罐。拔上后 不到2分鐘,患者即訴心中難受、頭暈、目眩、心慌、欲有大便感,且面色蒼白、額部冷汗 ,急予起罐,將患者扶于床上平臥(不用枕頭),指掐內關穴,約5分鐘后癥狀消退。
分析:暈罐者比較罕見,本例的原因可能是①患者年老體弱,素有神經衰弱病及血 管神經機能不穩定;②采取正坐位于腹部拔罐,體位不適;③于腹部拔罐刺激較強(抽緊感 較重),患者精神緊張,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暈罐。本例揭示:臨床 醫生不論采用何種療法都應嚴格操作、全神貫注,特別是對某些特殊體質的病人更應該密切 注意,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