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市中醫院 (315500)
關鍵詞 腰椎小關節紊亂 手法整復治療
腰椎小關節紊亂癥在臨床上的腰痛病中占有相當的比例,特別在急性腰痛中的發病率更顯得 較高(約13%)。本人自1992~1997年,采用以手法整復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方法共治療該癥335 例,現將其完整病例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335例中男213例,女122例;年齡18~72歲,其中20歲以下3例,21~30歲11例,31~40歲96 例,41~50歲121例,51~60歲58例,60歲以上46例;職業為工人、農民等體力勞動者212例 ,干部、知識分子等腦力勞動者123例。發病前曾有腰部勞損及受風寒史等257例,無明顯外 傷史78例;經查后腰椎骨質增生的15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71例;腰椎管狹窄的28例;腰 椎隱裂的54例;胸腰化及腰骶化的21例;其它腰椎病的9例;同時患有二種證候的73例;全 部病例均根據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確認,X線攝片率為100%,其中有43例CT以及MRI檢查。隨 機分為5組:A(手法整復加中西藥物71例);B(手法整復加局封78例);C(手法整復加超短波 治療65例);D(手法整復加電針63例);E(單純手法整復58例)。
2 方法
2.1 手法整復:在手法整復前一律禁用止痛藥及麻醉藥,患者坐位,兩上肢懸垂,醫者位 于其身后先作腰部痛點為中心及相關肌肉的按揉,待腰部肌肉基本放松后,在助手的配合下 行腰椎旋轉復位法進行整復(具體操作步驟略)。整個整復過程幅度要適中,動作要恰到好處 ,切忌急于求成。
2.2 中、西藥物治療:藥物一般選用西藥為主,主要有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氯唑沙 宗、舒達寧、諾福丁、普爾丁、魯南貝特等藥物中的1~2個藥品予常規劑量給藥。中藥選用 以獨活寄生湯為基本方,隨癥狀、年齡、病性時間進行加減。
1.2.3 局部封閉:用2%的利多卡因或1%的普魯卡因(皮試)5ml加醋酸潑尼松25mg或曲安縮松 25mg,于棘突旁小關節壓痛最明顯處常規消毒后作深部注射,退針后即用消毒紗布覆蓋,休 息5~10min。
2.4 超短波治療:采用國產上海CDL-2型超短波電療機,輸出功率200W,波長7.2m,電極1 0cm×15cm×2,患者平臥位,腰部并置法,間隙約2cm,微溫量,每次20~30min。
1.2.5 電針:取腎俞、腰俞、大腸俞、上逷、次逷、白環俞、委中及L1~S1華佗夾脊 穴,進針得氣后連接上海醫用電子儀表廠生產的G6805-2型治療儀,一般用疏密波,輸出為 耐受量,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min。
3 療效標準
24~48小時內腰痛癥狀完全消失,腰部活動恢復正常功能的為優;72小時以內腰部痛基本消 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的,能基本勝任原工作的為良;72小時內腰部疼痛明顯好轉,腰部活 動輕度受限為好轉;72小時以后腰部癥狀仍無改善及基本與發病時癥狀類似的為無效。
4 結果
A組71例,優27例,良31例,優良率為81.69%;B組78例,優48例,良24例,優良率為92.3 %;C組65例,優24例,良32例,優良率為86.15%;D組63例,優25例,良27例,優良率為82 .53%;E組58例,優21例,良25例,優良率為79.31%。5組經統計學處理分析優良率無顯 著性(P>0.05)。但從5組的優秀率經統計學處理分析:B組與A、C、D、E 四組有顯著性差異(X:分別為8.21、8.59、6.66、8.54 P<0.01) 。見表1

5 討 論
腰椎小關節是腰椎后側的重要結構之一,對維持腰椎的穩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腰 椎 小關節結構的改變可能與腰椎及椎間的退行性疾患的發生有關,而最終將影響腰椎的穩定性 。作者多年來采用以手法整復為主治療,其目的是想評價手法整復后其配合治療的最終作用 。
根據本文統計,單純手法整復組與其它各組的優良率統計后,無顯著意義,而B組在手法整 復后并用醋酸氫化潑尼松等局部抗炎治療后,其優秀率與其它各組對照療效顯著提高,這與 局部的無菌性炎癥迅速消退及使錯縫的關節復正,恢復脊柱力學平衡,以及術后的肌肉松懈 等均有關。所以筆者認為,在明確診斷小關節紊亂癥后,在治療上應首選手法整復加局 封能在最短時間、最快速度、最低的醫療費用來治療該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