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中醫院推拿科 (321300)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小關節錯位 診斷大推拿整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小關節錯位是推拿科的常見病。推拿醫生在臨床中用??茩z查方法,正 確鑒別診斷兩者的不同體征,采取相應的推拿整復手法,這對提高療效,縮短療程,及時有 效地解除患者的疾苦,有臨床實用價值。
1 體征與診斷
1.1 腰椎間盤突出
1.1.1 患者腰椎側彎,骨盆傾斜,患肢麻痛,走路跛行。
1.1.2 患者坐不久,站不穩,走不遠,臥床休息后癥狀減輕。
1.1.3 足趾背伸力減弱或消失,病程長者患側下肢皮膚感覺減退,肌肉萎縮。
1.1.4 患椎叩擊試驗,于患肢坐骨神經部位呈觸電樣放射性疼痛。
1.1.5 屈頸試驗、挺腹試驗、直腿抬高試驗均陽性。腰神經根受擠壓的炎性水腫期,直腿 抬高30°以下陽性,甚至患肢不敢抬離床面。
1.1.6 X線正位片顯示腰椎側彎,兩個椎間盤突出患者可出現\"S\"形彎曲。椎間隙不等寬 ,以L4~5椎間隙改變為多見。側位片顯示腰椎生理弧度變淺或消失。\"CT\"、核磁 共振檢查即明確顯示髓核突出的大小以及對硬膜、神經根壓迫的程度。
1.2 腰椎小關節錯位
1.2.1 患者多因彎腰提取重物用力不當或腰部各種活動姿勢不良,而突然閃腰岔氣,扭傷 腰部筋骨,以致骨縫開錯,筋骨正常位置偏移,造成脊神經后支、內外側支的機械性壓迫或 滑膜嵌頓,產生腰部劇痛。
1.2.2 咳嗽、噴嚏時腰部刺痛加重,患者常用雙手撐腰勉強行走,以減輕腰部刺激。
1.2.3 腰部左右旋轉疼痛加劇,患者不敢后仰,是腰椎小關節錯位致滑膜嵌頓后出現的保 護性動作。
1.2.4 腰肌痙攣,有的呈僵硬板塊狀,患椎棘突處劇痛拒按。
1.2.5 挺腹試驗陽性。
1.2.6 擊腰試驗,腰部產生刺痛竄痛,但無下肢觸電樣放射痛。
2 治療方法
2.1 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初期,突出物未壓迫腰神經根的患者,一般采取推拿和牽引結合治療7天,能 臨床治愈。而髓核突出時間較長,突出物壓迫腰神經根,出現骨盆傾斜、患肢麻木、走路跛 行典型體征的患者,在心肺陰性、血壓穩定的前提下,行大推拿整復術。
2.1.1 術前準備:用生理鹽水1000ml灌腸或蕃瀉葉60g煎湯200ml口服,排空大便,術前4小 時禁 食,患者腰部大面積無菌操作消毒后,以患椎向上1個椎間隙作為穿刺部位,行硬膜外麻醉 。
2.1.2 骨盆牽引法:麻醉出現后,患者仰臥用牽引闊布帶固定胸腰部,以40~60kg拉力作 骨盆對抗牽引15~20分鐘,后松開胸腰帶。
2.1.3 壓腿法:患者仰臥,助手按住健側髂骨,術者將患肢抬舉80°以上,用力壓足掌, 使踝關節充分屈曲10次。
2.1.4 脊柱扭轉法:患者仰臥,助手按住患者肩部,術者將下肢屈曲后盤向健側時,助手 用力固定患者兩肩部協助術者將脊柱扭轉45°以上,此時可聽到連續的\"格答\"響聲。
2.1.5 雙腿后伸壓腰法:患者俯臥,術者站在患側,一手將下肢抱起后抬至45°,另一肘 尖壓住患椎棘突處,用力向上扳拉10次以上,此手法與患者深呼氣相配合,療效更佳。
術后,患者用腰圍固定,絕對臥硬板床7天。以10%葡萄糖250ml加潔霉素1.8g、地塞米松 5mg、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3天。促使炎性致痛物質進一步吸收,有利于纖維環裂隙的 閉合和自身修復。出院后加強腰肌鍛煉,服補肝腎、強筋骨藥物,如六味地黃湯加味并適量 補鈣,以求遠期效果。
2.2 腰椎小關節紊亂
2.2.1 手法緩解:患者俯臥,醫者用按、摩、滾、揉手法施于腰部10分鐘,宜輕柔均勻深 沉,使腰大肌、骶棘肌、棘上韌帶軟組織達到放松狀態。
2.2.2 斜扳法:
囑患者側臥,在下的一腿膝關節伸直,在上的一腿膝關節屈曲,醫者一手向前按住肩關節, 一手向后頂住髖部,用斜扳法解除腰椎小關節的側方錯位。
2.2.3 單腿后伸壓腰法:
囑患者俯臥,醫者一手肘尖壓住患椎,一手將下肢抬高45°,當患者情緒穩定,腰肌充分放 松時,醫者肘尖有節奏的用力按壓患椎5次以上,常聽到患椎處有滑動聲。以示復位成功。 此法能解除腰椎上下關節面的半脫位。
2.2.4 疏通經絡法:
以一指禪推法、肘按法、滾法施于腰腿部,重點在腎俞、氣海、大腸俞、關元、環跳、承扶 、委中、承山等穴操作10分鐘。進一步活血化瘀、通絡行氣。
術后休息3天,不彎腰提取重物等勞動,防止意外損傷筋骨,疾患復發??诜磳帯⒙冗?沙宗片各2片,每天3次。必要時口服六味地黃湯加味,以鞏固療效。只要醫者鑒別診斷準確 ,整復手法合理,療效必然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