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霖

澳大利亞駐聯合國代表是一個年僅22歲的青年;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法律規定,有關教育政策的高層商討必須有學生參加……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進入政府,參與處理國家大事。從前,政治家們親吻孩子,以此爭取選票,如今,他們走得更遠,延攬年輕的后輩成為自己的副手。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意識到,未來屬于孩子們。
太陽底下這一場年輕人的角逐賽將越趨激烈。
令人擔憂的是,激烈的競爭將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在青年人融入世界經濟大趨勢里求存的同時,忽略了對人生價值觀的追求。就算在求存技術上能維持糊口,但一國公民都是麻木的工作機器或寂寞的感官隨從,那么國家的形象包裝得再美麗,也只淪為他人一家最大型的國外代表子公司罷了。二是一樣完整教育,都能教出一批批學科成績特優,但或許欠缺獨立個性、欠缺獨立想法、欠缺自主創意、外觀摩登超時而頭腦幼稚的新時代青年。
在新世紀拉開序幕之時,日本一家雜志作了一次題為《21世紀:你的選擇》讀者調查活動,活動結果表明普通日本人所選擇的日本發展方向:主張建立不是重視競爭,而是重視共存,業已自立的個人進行松散的合作,并互相支持的社會。這表明,普通日本人希望改變20世紀的一起追求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原理”,并開始走向考慮到他人和環境的“溫馨社會”。關于在21世紀要建立什么樣的國家的問題,回答“環境立國”的占34.1%,回答“福利立國”的占27.7%。由此可以看出,主張“基于重視普通人的價值觀建設國家”的人居第一和第二位,主張“經濟立國”的僅占11.8%。
我們一生苦苦追求的,不過就是我們本來已經放棄的、卻從未稍離過我們的那一顆平靜而寬廣、滿懷喜悅的心。
美國《新聞周刊》刊出封面文章《美國人為什么酷愛摔跤》。文章說,如今跨世紀的美國年輕人,無論男女大都酷愛參加摔跤比賽。美國人每周都能看到電視里播放的世界摔跤聯合會的口號“活著就是戰斗”,有的人甚至到專業學校學習摔跤。文章指出,人們從單調枯燥的職場競爭中退出,一頭扎進看似冷酷無情的摔跤運動,但摔跤實際上卻是一條聯系親情的紐帶—— 一對父子可以通過摔跤而成為知心朋友。
讓前進的步伐稍為緩慢一些吧,多些時間領略記憶中的風景。讓年輕的夢做得更美些,更鮮一些,太陽只有足夠的時間在夢的大海里洗浴,明天的光芒才會明亮四射。
重要的是,我們真正體會到:夜,究竟有多深。G
海外星云 2001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