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天國

3年前,當人們逐漸厭倦了移民文學中夢囈般的成功故事和喋喋不休的訴苦情懷時,張翎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那時《望月》令人耳目一新,因為它是最早跳出個人經驗圈囿的移民小說之一。張翎新近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交錯的彼岸》。
從《望月》到《交錯的彼岸》的過程中,移民文化已經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許多變化。張翎的文學創作道路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移民文學的發展軌跡。這條軌跡以人生單一經驗為起點,發展到對一代人命運的思考,繼而將這種思考延伸至更大的范圍,最后達到東西方兩種文化的交融。在表現手法上,從單一主人公的簡單敘事回憶發展到運用文學想象力編織眾多復雜的人物線索,從淺層次的人生感嘆上升至更深意義上的人文追求。移民文學只有經歷這樣的變遷,才能告別邊緣文學的尷尬地位,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相當有個性及藝術特征的組成部分。在這個變遷過程中,張翎及她的中長篇文學作品扮演了一個探索者的角色。
張翎是一個真正的移民者,她也有過和其他遠離故土的人一樣的痛苦惶惑和彷徨。然而她極少與人談及她的移民經歷。她作品里的眾多人物,行走在艱辛坎坷的移民路上,似乎也很少發出哀嘆。他們把更多的關注,投給了探索的過程而非結果。尋求是張翎所有作品的主題。這種尋求有時是有形有質的具體目標,更多的卻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準確敘述的精神狀態。在尋求的過程中,《望月》里的孫氏三姐妹在他鄉和故鄉的邊緣地帶久久徘徊著。而《交錯的彼岸》中來自東西文化背景的兩大家族,卻是在凈土和現實的縫隙里無奈地失落著。
《交錯的彼岸》一書在表層上是講中國江南布業富商金氏家族后人黃蕙寧黃萱寧兩姐妹的留學和移民的故事。張翎將這個故事延伸到金氏家族三代人的坎坷命運,其間又橫生出美國加州制酒業大亨漢福雷家族幾代人的遷徙起落。故事與故事,人物與人物在時空上遙相呼應,情節上環環相扣。把兩個家族的歷史變遷,眾多人物的坎坷命運都十分精心地安排在一個嚴密的結構中,是《交錯的彼岸》的一大文學特色。
《交錯的彼岸》是一部能讓人一氣讀完的作品,作者對語言有相當嫻熟的駕馭能力。對人物感情的變化,《交錯的彼岸》可謂體察入微。尤其是關于女人內心感受的地方,張翎所用的語言細膩而又準確。在敘述方法上,張翎采用了一種較為古舊的語言來描寫一個其實很現代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用一張古色古香的紙來包裝一瓶才釀的新酒,藉此來營造一種距離感,免得自己陷入時代的爛泥淖?!睆堲岬莫毺刂幵谟谒恼Z言是以豐富的人生哲理來表達詮釋的,也在于她有意識地營造的文化距離感。
《交錯的彼岸》與《望月》一樣,留給人們一個遺憾,那就是移民群體層次把握的高度不夠。兩部長篇小說中所描述的移民人物在北美移民群體中,還屬于中下層。在現實北美移民群中,早已不乏活躍于大公司大政府機關高等學府的成功人物。他們已經度過了最初的失落掙扎,盡管前方還會有新的困惑和挑戰。這應是新一輪移民小說的主要活動場所。如果移民文學能把聚焦點對準這些人,那將會出現更加精彩新穎的故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張翎在這些方面的發掘和開拓。
(作者系加拿大中國筆會會長,紀實文學作家)
《交錯的彼岸》張翎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1定價: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