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化
手口足病是怎樣的一種病
手口足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表現為口炎、手足皰疹和下肢皮疹。在1-4歲的小兒中流行,夏、秋季多見。口炎開始時除了發熱外,口腔中出現數個米粒大小的水泡,2天后水泡破了變成很淺的潰瘍,孩子因口痛而流口水、拒食、哭吵;同時手和足部出現同樣大小的水泡,部分病兒臀部和下肢散布高出皮臉表面(稱為丘疹)的皮疹,有輕度癢感。個別孩子會因為抵抗力差而由這種病毒引起腦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炎等病,這些并發癥會威脅到小兒生命。若引起腦炎,病兒會發高熱、嘔吐、頭痛、抽筋、昏迷甚至死亡。1-2歲的孩子不會訴說頭痛則表現為陣發哭鬧。引發心肌炎的孩子則表現出呼吸加快、蒼白冷汗、口唇發紫、尿少、雙下肢水腫,這些癥狀在病兒活動或哭吵以后加重。當然醫生還需做許多相關檢查才能對上述幾種病作出最后診斷。
引起手口足病的病原是腸道病毒。腸道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分成很多組和種,其中少數幾種可以引起手口足病,這些病毒易侵犯人的腦、心和肺。它的傳播通過接觸經口腔進入腸道,也可以由污染食物或水源食入,還可以通過空氣吸進人體;因其傳染力強,故人們對其流行很緊張。
手口足病對小兒的危害沒有乙腦、麻疹、骨髓灰質炎等傳染病那樣重,我國的傳染病法中還沒有把它作為法定傳染病進行控制,只是在其他烈性傳染病控制得很好的情況下這種病的危害性才得以顯現。
如何預防和治療
要預防你的寶貝患手口足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注意個人衛生,做到飯前認真有效洗手以免吃進這種病毒,一般用肥皂洗3遍手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從托兒所、鬧市玩耍后回家也應該立即洗凈手,防止把這種病毒帶回家;2.在手口足病流行時不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去,例如:看電影、到娛樂場玩、到鬧市購物等;托兒所如發現第一例病孩應馬上隔離并且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間;3.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和這種病孩接觸過或同一個小班,應盡早去醫院給孩子打1針人血丙種球蛋白;4.目前預防這種病的疫苗還沒有研制出來,還不能像吃“麻痹糖丸”預防麻痹癥那樣預防這種病。
如果你的寶寶發熱、口痛、手和足出現了泡疹,下肢可能有丘疹,也許是患了手口足病,應該立即到醫院請兒科大夫們診治。一般未發生腦炎、心肌炎和肺炎的手口足病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在家庭中隔離治療就可以了。可以給患病的寶寶口服利巴韋林、肌肉注射干擾素、退熱、止口痛等治療,手足和下肢皮疹1周就會結痂、脫落,不需特殊處理。如果不幸寶寶患了由這種病毒引起的腦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炎等,一定要立即住院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圖/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