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海

看到眼前的這張照片,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譚冠三將軍是十八軍的政治委員,50年前,他和張國華將軍共同率領十八軍進軍西藏,為西藏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紀念西藏和平解放的日子里,我又翻出將軍的照片,真有許多話要說……
這張照片是1957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我采訪潭冠三將軍時,原新華社老攝影記者袁克忠抓拍的。看著這張照片,有關譚將軍的往事又涌上心頭。
"二號"首長
冠三,湖南來陽人,1901年生。1925年參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后,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從此一直在毛澤東領導下工作。長征時,在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任統計干事,歷盡千辛萬險,到達陜北??谷諔馉帟r,譚冠三和趙承金在冀南組成趙譚支隊,經常馳騁華北平原,痛擊日寇及其幫兇,大長了華北軍民的抗日志氣。1940年他們曾襲擊頑軍一個師,一舉殲敵3000多人,在當地威鎮一時,傳為佳話。1949年譚冠三調往十八軍任政委。當時他是軍首長中年紀最大、資格最老的一位領導,我們都親切地稱他"老政委",也愛稱他"二號首長",有時也簡稱"二號"。不管怎樣稱呼,他都很高興,從不計較。
在西藏一輩子
十八軍接受進軍西藏任務初期,毛主席曾說過:"進軍西藏,3年一換,以資激勵士氣。"以后進藏走了一年多還未到拉薩,黨中央和毛主席考慮:3年一換不現實,號召我們長期建藏。這時譚冠三已是50多歲的人了,他率先響應了這個號召。他經常向我們講:為了鞏固國防,為了西藏人民,我們要死在西藏,埋在西藏,在西藏革命一輩子。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0月譚冠三將軍和我們一樣一步一步走到拉薩。到達拉薩后,西藏一小撮分裂主義分子看我們后方供給有困難,就封鎖我們,不賣糧食給我們,妄想把我們餓跑。分裂主義分子魯康娃、洛桑扎西曾以仇視的口吻對張國華司令員說:"昌都戰役我們打了敗仗,你們勝利了,但是,餓肚子比打敗仗還難受??!"
跳進齊腰深的水中
1951年底正值隆冬季節,譚冠三和張國華司令員一起帶領軍直機關進入了荒河灘,住進帳篷。當時因為缺糧,我們每人每天只有一斤口糧,以后減少到半斤,譚冠三和干部戰士一樣,吃住在一起,忍饑挨餓,受凍受寒,開荒生產。工具不足,就用軍用鎬鍬和帳篷釘子代替。大戰一冬,開墾了數千畝土地。1952年5月,拉薩河水突然暴漲,河水沖垮河岸,淹沒了新開墾的土地,譚冠三親自跳入齊腰深的水中,指揮堵堤。經過30多小時的奮戰,堵住了河堤,保住了新開墾的土地。這一年獲得了大豐收,糧食蔬菜達到了部分自給。譚冠三非常高興,他邀請西藏上層、喇嘛和群眾參觀,擴大了政治影響。不少群眾都高興地說:"解放軍又蓋房、又種地,不會走了。"開墾的這一方荒地,就是當今拉薩赫赫有名的"八一農場"。

要想到西藏人民
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通車以后,我們的吃飯問題解決了,在西藏站穩腳跟。但有的同志結婚后,在西藏生了孩子因不適應那里的氣候,常常生病,有的甚至夭折。譚冠三首長說:"這是高原氧氣太少的緣故,我們要多種樹,改變這里的氣候,把孩子養活。"譚冠三的特點是:實在,說到做到,而且帶頭做。他首先學習培植樹苗,教大家植樹造林。1957年我采訪他時,他已培養出各種各樣的樹苗幾萬株,送給機關、部隊種植。有一次我到他的駐地去,他正在種一棵桃樹,見我來了,笑哈哈地說:"桃三杏四李五年,想吃胡桃十八年。這棵樹的果實我是吃不上了,這是給你們種的。"說完馬上收住笑容,很嚴肅地對我說:"你們還年輕,要記住,我們在西藏不論干什么事,都要想到西藏人民,想到子孫后代,不能光顧眼前,光顧自己。"
譚冠三的簡樸作風是出了名的。他很少買菜。他吃的菜大都是自己種的。有一次警衛人員把白菜幫子扔下不要,他都揀回來泡咸菜。他能泡十幾種湖南咸菜,有時請我們品嘗。更為有趣的是,他身居高位工作很多,還能抽出空自個兒做鞋穿。他做鞋幫,他愛人李光明同志衲鞋底,老倆口合作得極好。我采訪他時,他拿出自己做的布鞋給我看:"怎么樣,手藝不壞吧!"
最后一次見面
1979年,譚冠三首長在成都軍區任顧問組組長,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受過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牢騷滿腹,想找老首長談談心,訴訴衷腸,以泄不滿之氣。一天,我到了他的住處,一進廳,只見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在那里坐著,我仔細一看,這正是我要找的老首長譚冠三同志。我輕輕地喊了一聲"二號!"他抬起頭,看了半天,吃力地說:"認識,認識。坐、坐。"
雖然事先我也聽說過,"二號"首長在"文革"中遭受摧殘,但我萬萬沒有想到會這樣嚴重!1959年西藏叛亂,張經武、張國華都不在拉薩,西藏黨、政、軍的工作重擔全壓在譚冠三將軍的肩上。當時拉薩的叛亂分子有10000多人,我們的部隊不過1000來人。譚冠三將軍臨危不懼,指揮若定。首先跟達賴通了3封信,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當叛亂分子向我們進攻時,他和鄧少東副司令采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取得軍政雙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那時的譚冠三將軍是何等的威風凜凜啊,今天居然病老在家,成了這個樣子,自己的委曲和埋怨頓然消失。
他的夫人李光明在一旁勸我說:"不要難過。今天"二號"精神不錯。你一來,他還認識你,這多好啊!有時有許多人來,他都不認識了。"
說話間到了吃飯時間,我要告辭。譚冠三將軍吃力地說:"碰上了就吃。我也不招待你。不要走。"將軍這樣一說,我只有落坐就餐。這是我和老首長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飯。以后,我再也沒有見到老將軍了。
西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1985年12月6日譚冠三將軍在成都逝世,享年84歲。人們遵照他生前的遺愿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他親手開墾和培植的拉薩"八一農場"蘋果園內。墓碑正面有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的碑銘:"優秀的共產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政治工作者譚冠三之墓。"墓碑的后面有阿沛·阿旺晉美副委員長用藏文書寫的題詞:"譚冠三同志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西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可以這樣說:譚冠三同志真正實現了他:"長期建設西藏,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豪言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