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忠 楊 力 栗 勇 雷永紅
郭樹忠男,1962年生,1994年第四軍醫大學畢業,獲博士學位,1995年~1997年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博士后,現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副教授,本刊常務編委。[摘要]目的:總結改良真皮帽雙環法乳房懸吊術的臨床經驗。方法:采用傳統的雙環法乳房懸吊術切口,但在其深部皮下組織深面剝離時,保留乳暈深部組織的完整,形成真皮帽,外環以外組織在皮下組織深面、乳腺腺體表面進行剝離直至乳房周圍基底部,將乳腺腺體下極內翻縫合,并將去表皮的真皮脂肪帽向乳腺基底部牽拉縫合固定塑型,采用單股滌淪線荷包拉攏縮小外環皮膚切口,5-0單股尼龍美容線縫合內外環皮膚切口,術后乳房塑型包扎。結果:術后隨訪乳暈周圍皮膚皺褶兩個多月之后基本消失,患者對術后乳房外形比較滿意。結論:改良真皮帽雙環法乳房懸吊術對于矯正輕度和中度乳房下垂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
[關鍵詞]乳房懸吊雙環法
[中圖分類號]R65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00)06-0038-03
MODIFICATION OF "ROUND BLOCK"TECHNIQUE MASTOPEXY GUO Shu-zhongYANG LiLI Yong et al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Xijing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710032)
[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and summariz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modified"round block"technique mastopexy.Methods:Traditional incision was made.Undermine was performed under subcutaneous tissue,but the nipple-areola complex should keep intact.Tissue outside the external ring was undermined between subcutaneous and gland.The lower part of gland tissue was sutured inversely,and the deepithelialized tissue was sutured to the bottom of breast.Blocking suture was performed to reduce the length of external incision,and then the incision was sutured by 5~0 nylon.Dressing was held in place by well supporting brassiere.Results:The periareolar scar diminished 2 months post-operation.Contours of breasts were satisfied.Conclusion:The modified "round block"technique is ideal surgery for the correction of breast ptosis.
[Key words]MastopexyRound block technique
乳房下垂比較常見,對于單純下垂的患者,如果采用傳統的乳房縮小成形術術式,術后切口瘢痕比較多而明顯。雙環法乳房懸吊術是乳房懸吊術術式中比較好的一種方法。雖然其在臨床應用的歷史比較長,然而傳統的方法存在乳房塑型不佳,瘢痕容易變寬等缺點,筆者對雙環法進行改進之后行乳房懸吊,效果滿意,現予報道。
1臨床資料
本組共5例,年齡21歲~35歲,其中1例未婚,4例已婚,為生育和哺乳后2年~4年。患者對乳房大小基本滿意,主要由于乳房下垂要求手術改進外形。
2手術方法
2.1術前設計患者立位設計新的乳頭位置,一般位于第四肋間高度,內環即新乳暈的大小根據患者原乳暈的大小和患者的要求而定,本組乳暈直徑為3.5cm~4.0cm;外環的大小取決于乳房下垂的程度、皮膚的松弛程度和乳房的大小,一般上下徑比左右徑長,下端距乳房下皺襞的長度為5cm左右,上端的位置相當于新的乳暈上緣的位置,本組外環縱向的高度為12cm~14cm,左右徑根據乳房的大小而定,本組為8cm~11cm。
2.2麻醉手術4例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1例在局部浸潤麻醉下進行。不論采用何種麻醉,術中均于乳房皮下組織與腺體之間注射一定量的含1:200 000腎上腺素的0.25%濃度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注射的量可以大一些,類似于吸脂術中腫脹麻醉,主要目的是減少術中出血和利于手術剝離。
2.3剝離先在雙環間去表皮,可以用手術刀或剪刀,也可以用徒手取皮刀,在徹底去除表皮的同時完整保留真皮,然后順外環線全層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直達乳腺腺體表面,在乳腺腺體與皮下組織之間向周圍剝離直至乳房基底部邊緣,去表皮的部位也采用同樣的方法和深度予以剝離直至乳暈邊緣。
2.4縫合固定采用不可吸收的比較粗的單股滌綸線先將乳房下極內翻縫合(圖1),然后將去表皮的真皮脂肪帽的邊緣向乳房基底部牽拉縫合固定(圖2),其中乳腺上極的縫線固定在肋骨骨膜上,縫合的張力以新的乳腺腺體組織外形成半圓形,張力適度為好,縫合后的乳腺外形基本上是最終乳房的外形。用直針和4號單股不可吸收縫線在外環邊緣真皮內行荷包縫合(圖3),注意針距要均勻,暴露在外的線保持在1mm~2mm以內,縫合后收緊縫線,使形成的環的大小與設計的乳暈大小一致,并將皮膚皺褶均勻一致的分布在環的四周,最后用5-0縫線縫合皮膚切口。放置負壓引流。包扎時采用彈性敷料將乳房塑型,并鼓勵患者術后持續戴比較合適的胸罩塑形3個月。
3結果本組5例患者手術順利,無并發癥發生,均對術后乳房外形比較滿意。乳暈邊緣的皮膚皺褶術后兩個多月之后基本消失。其中2例術后隨訪6個月~15個月,乳房維持良好的外形,無乳房下垂復發和乳頭位置下移,乳暈邊緣手術切口瘢痕不明顯(圖4)。
4討論
4.1乳房下垂臨床比較常見,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女性對乳房的外形越來越重視,期望通過手術矯正下垂改善乳房外形的女性為數不少,目前多數女性不愿意接受手術的主要顧慮是如果采用傳統的巨乳縮小手術方法,術后切口瘢痕比較明顯。
4.2雙環法是一種歷史比較久的乳房懸吊術,但是,傳統的雙環法由于乳暈周圍瘢 痕比較寬而沒有被廣泛采用,自從1990年Benelli〔1〕,報道一系列改進措施之后,此術式立即受到整形外科醫生和患者的廣泛歡迎,采用該方法早期的顧慮是荷包縫合后形成的皮膚皺褶最終是否會消失,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本組病例的隨訪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筆者在采用Benelli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國外文獻和在國外學習所見,對原有的方法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將真皮帽向乳腺基底部牽拉縫合,利用真皮帽對乳房進行塑型,使術后乳房外形更加逼真。
4.3影響本手術效果的因素除上述手術操作要點外,最關鍵的是術前雙環的設計,目前尚無可供參考的具體設計數值,主要根據患者皮膚的松弛程度及腺體組織的多少來決定,設計的好壞與術者的臨床經驗很有關系。預防術后乳暈周圍切口瘢痕變寬的關鍵是荷包縫合的線要足夠粗,打結要牢靠,以防術后縫線斷裂,如果術后縫線斷裂,特別是術后早期斷裂,一般會出現瘢痕變寬,因此,荷包縫合務必牢靠,采用單股線的目的是因為該縫線將長期保留在體內,單股線較多股編織線感染的機會也少。為了維持乳房的外形,國外有學者〔2〕在乳房的下部植入可吸收的網狀材料支撐一段時間,在該材料吸收過程中,植入部位形成一薄層瘢痕,以維持乳房的外形。由于國內買不到類似的材料,我們在術中沒有采用該方法。本方法也可以用于輕度的巨乳癥乳房縮小成形術,與單純乳房下垂不同之處是術中只切除部分腺體組織。本方法多數情況下不進入乳腺體組織中操作,即使縮小乳腺腺體組織,對乳腺導管的影響也不大,因此,術后不影響乳房的哺乳功能,對乳頭的感覺影響也比較小。
[參考文獻]
1Benelli,L.A new periareolar mammoplasty:The round block technique[J].Aesth.Plast.Surg,1990;14:93
2Gulyas G.Mammoplasty with a periareolar dermal cloak for glandular support[J].Aesthetic.Plast Surg.1999;23:164
收稿日期2000-09-06
編輯/張惠娟